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每年夏季,气温、水温偏高,金鱼的活动量增大,食欲旺盛,生长发育加快,如能饲养管理得当,确实是金鱼成长发育的黄金季节。但是,夏季天气闷热,各种细菌、寄生虫繁殖快。所以,在饲养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 忌喂食过量。夏季水温上升快,所以,金鱼每天喂食时间宜早不宜迟,最好在早上六至七点钟左右完成。切忌因红虫捕捞容易而拼命喂食。每天的投喂量要根据饲养密度、天气闷热程度和金鱼的自身觅食动态等情况灵活掌握。在正常情况下,饲养密度过密,天气闷热,红虫的投喂量应相对减少,尤其对2-3年龄的老鱼,一般掌握在1-2小时内吃完红虫为宜;至于当年幼鱼也要根据食欲情况和饲养条件(指有无增氧设备等具体情况)可适当延迟到2小时左右吃完为度。 夏季捞回的红虫容易死亡,所以投喂方式不宜满池随意撒喂,应在池内定几个点轻放喂给,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防止和减少水质败坏。不宜在中午喂食和捕捞金鱼,以免金鱼“中暑”和患“烫尾病”。 二、 水位宜深、水色宜淡:夏季阳光强烈,水温高,水中溶氧量少,浮游生物容易大量死亡、腐烂,水中有机物容易分解而产生有机酸、硫化氢等有毒化合物。因此,为了防止水温过高,尽量控制水温不使它超过30℃,所以,除了饲养金鱼的水位可适当加深(大)外,而且水色不宜过分浓绿,而应保持嫩绿色为最好。同时,为了有助于降低水温,每天上午9时左右在池(缸)中央遮荫。空出两旁,以便空气对流。换水次数相对来说要勤一点,一般7天左右,盛夏天气必要时3-5天就要彻底换水。每天换水时间宜在早上7-8时前完成或推迟到下午3-4点钟以后进行。每天下午要坚持清洁水面,仔细检查池(缸)内喂食点附近或沿池边角有无剩余饲料,有则及时吸除或用捞网轻轻捞去,如果出现浮头,则可吸去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陈水,徐徐注入等温、等量的优水。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夏季换水的次数和用水量增加了,千万不可贪图方便用“生水”(未经去氯和曝晒的自来水)换水。水的温差也不可悬殊太大(尽可能不超过0.5℃-1℃)。此项管理工作在阵雨前后一定要做,不能马虎,这是预防金鱼“感冒”或感染其它疾病和防止“泛池”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三、 多观察、早防病;夏季也是鱼病多发季节,虽然有些属于操作管理不当造成的非传染性疾病(如:中暑、泛池、烫尾、伤食、感冒、出血等),但是,由于夏季气温偏高,某些有机物质容易腐败、分解,引起水质败坏,适合某些细菌或寄生虫繁殖,并可能因此而引起并发症。为此,每天喂食时应仔细观察鱼情,发现鱼呆不食,大便少或有白色粘粪长长拖在肛门后,胸腹鳍不畅,懒游,时而飘浮水面或沉底,或缩聚池角等情况(即病态先兆表现)那就要减少或暂停投食,必要时还要隔离换水。平时在池水中可按每50千克水中投放0.5-0.1克的痢特灵药片,进行预防。如发现粘液增多,或有溃疡处等症状,可在10千克水中放0.1克痢特灵药片2片,浸洗病鱼10-15分钟,同时,可用红汞涂擦患处。如有其它并发症状,则需看不同病情按金鱼常见病防治对症下药。此外,在夏季应对名贵品种的成鱼,特别是2-3年龄的亲鱼应重加管理,注意夜间巡视,并在池中增设增氧设备,以防止培育多年的名贵亲鱼在夜间因缺氧出现闷缸(池)而遭受不必要损失。 发布时间:2001-6-11 信息来源:花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其它 细菌 浮游生物 饲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