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小积高密网箱养殖美国红鱼



  美国大豆协会(ASA)与泉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NEC)合作,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美国红鱼网箱养殖试验。旨在示范用小体积高密度近海海水网箱和利用豆粕型饲料将美国红鱼从鱼种养殖至商品规格的生长和经济性能。
  材料与方法试验在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萧厝洋屿港的萧厝水产养殖技术开发公司的3个6.4立方米(水下部分体积)网箱内进行。网箱由尼龙网衣覆盖在坚固的网箱框架上而制成。各网箱均有网箱盖和投喂膨化浮性颗粒饲料的摄食框。网箱布置在网箱养殖场的外围,并使前后左右相邻网箱之间至少保留2米的间距。
  放养的美国红鱼规格227克/尾,是由2003年美国大豆协会在泉州的养殖试验中生产而来。鱼种于2004年5月23日放养入3个试验网箱,放养密度为1000尾/箱。所有网箱中的鱼类在放养时的大小和年龄一致。90天养殖周期养殖的目标商品规格是500克/尾。
  养殖美国红鱼所用饲料为配方调整过的美国大豆协会43/12膨化浮性海水成鱼颗粒饲料(见附表)。该饲料是在美国大豆协会的标准43/12饲料配方的基础上适当作了调整,使用了含粗蛋白44%的常规大豆粕代替原有配方中的含粗蛋白47.5%的去皮大豆粕。调整后的饲料在配方中包含了32%的大豆粕以部分替代鱼粉。网箱中的鱼类每日投喂2次,每次均投喂至饱食,且3个网箱每次的投饲量相等。养殖过程中投喂的饲料颗粒大小随鱼体的生长而增加,以便确保使投喂的最大饲料颗粒也能为鱼类摄食。养殖管理遵照美国大豆协会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殖模式进行。在每月的同一天对各网箱中的鱼类打样一次。试验结束时,对每个网箱中的全部鱼类进行计数和称重,并计算平均鱼体重、网箱的毛产量和净产量以及饲料转化系数(FCR)和成活率。在试验期间记录下投入的各项养殖成本,待试验结束时计算净收入和投资回报率(ROI)。
  结果自2004年5月23日至8月20日,美国红鱼共养殖了89天,从227克/尾长至平均1037克/尾。平均毛产量为775千克/箱或121.1千克/立方米。平均成活率达74.9%,美国红鱼对豆粕型饲料的平均饲料转换系数为1.77∶1。生产每千克鱼的饲料成本是人民币10.62元。当美国红鱼市场价人民币19元/千克时,89天养殖周期养殖的净收入是人民币3096元/箱。3个试验网箱的平均经济回报率为26.6%。
  小结与结论美国红鱼对43/12豆粕型饲料表现出了快速的生长和良好的饲料转化效率。在预定的90天养殖周期内长至500克目标商品规格的2倍。试验第55天鱼种换箱出现了一次高死亡,饲料转化系数因此受到了显著的影响。鱼类的死亡被认为与鱼类换箱操作的应激有关。
  试验期间较凉爽的天气被认为能够促进鱼类的生长,并能减少鱼病的发生。通常萧厝洋屿港6月份的水温达30℃,但在2004年直到7月下旬水温才达到此温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美国红鱼 鱼类 大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