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团头鲂赤皮病的防治


2006年2月中旬,砀山县水产站观赏鱼繁育基地的一口武昌鱼种越冬池塘大面积发生赤皮病,经过连续几天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病情,减少了死鱼量。现将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一、病原 荧光假单胞菌。体表局部发炎,分布尾柄、背部两侧,尤以肛门上端两侧为明显;病灶大小不等,呈点状或斑块状;患病处鳞片有的脱落,有的松动,手轻触即脱掉;大多数病鱼背鳍、尾鳍、臀鳍或基部或全部充血,偶尔鳍条腐烂;部分病鱼鳃盖有轻度充血,有的眼球一侧或两侧伴随轻微点状充血。
二、发病情况 该池塘面积2亩,鱼种为春节前转入,规格15尾/千克。2月15日拉网时发现大多数鱼发病,发病率60%,池内搭配的其它鱼未感染,患病的鱼在拉网前有少量死亡。分析原因为春节前转塘时,因拉网、搬迁等原因造成鱼体碰伤,加上当时气温偏低,鱼体皮肤冻伤,引发该病。
三、治疗措施 鉴于季节因素,仅能采取体外药物治疗。当日拉网时,在网箱内用500克/立方米富碘药浴鱼体10多分钟;第二天用富氯0.2克/立方米全池泼洒,第三天全池泼洒一次0.3克/立方米溴氯海因。至22日拉网观察时,病状基本消失,期间仅死鱼10多尾。
四、防治方法
1.相对于鲤、鲫鱼等,团头鲂更易在操作过程中受伤、死亡,因此在捕捞、运输、放养操作时要格外小心,放养时要用3%~5%食盐水或PV碘500~600毫克/升浸洗鱼体。
2.从本次治疗看,冬季、初春鱼不开食,用外泼方法可以收到较好效果,如在夏季、秋季鱼生长季节,可用外泼加内服方法治疗。内服鱼复宁,每100千克鱼用药35克,制药饵连续投喂3~5天,第一天用药量要加倍。或外泼富氯0.2~0.3/立方米,连续20天。或外泼氯杀灵0.3克/立方米,连续2天。或外泼溴氯海因0.3克/立方米。或外泼二溴海因0.2克/立方米。
作者单位:安徽砀山县水产管理站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立方米 连续 溴氯海 荧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