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奥尼鱼的池塘养殖技术


  一、奥尼鱼的苗种来源

  奥尼鱼是从国外引入的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非鱼原种,利用奥利亚罗非鱼雄性与尼罗非鱼雌性的杂交后代。取其父母亲本的第一个字命名,故称之为奥尼鱼。因其雄性率达到85—100%,所以也称之为全雄性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广、雄性率高、出肉率高、食味鲜美,而且池塘产仔少,起捕高等优点。

  二、生活习性

  奥尼鱼的生活习性与亲本相近,适温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8—32℃,溶氧要求不低于1毫克/升、PH值范围为4.5—10。成鱼养殖阶段摄食于各个水层。

  三、养殖方式

  奥尼鱼成鱼养殖包括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稻田养殖,流水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等方法。这里介绍淡水池塘养殖技术。

  奥尼鱼池塘养殖,总体的来说与四大家鱼养殖技术无大的差异,原则上可参照一般池塘养殖技术进行。养殖一般分为混养和单养两种放养方式。

  奥尼鱼的混养:主要指养殖四大家鱼为主,奥尼鱼仅作为搭配品种进行养殖。在以肥水养殖为主的池塘中,当水温恒定在18℃以上时即可放养鱼种,以越冬苗种为主,规格可大可小,从10—50克不等。早期繁育的奥尼鱼苗也可放养,但不能小于3克/尾。放养密度一般每亩可放200—1000尾。要视池塘水的深度和其他鱼种的放养情况而增减。一般养殖4-6个月时间,个体可达400—500克以上。

  奥尼鱼的单养:由于奥尼鱼能耐低氧,摄食性强,能摄食几乎所有的鱼类饲料及饵料。甚至摄食小杂鱼,还能很好地利用蓝藻、丝状藻等有害藻类,因此,发展奥尼鱼单养,不仅饲料易解决,而且养殖技术不难,又能获得较高的产量,这种方法已成为奥尼鱼养殖的主要趋势。

  单养大规格的越冬鱼种,放养规格为50—100克/尾,亩放养1500尾,搭配少量的鲢、鳙鱼、生鱼、养殖3个月左右,即可达500克的上市规格,亩产500—800公斤。投喂人工死配合料,饲料系数1.5左右,池塘一年可养殖两茬。

  单养当年早繁育的鱼苗,放养规格3-5克/尾,亩放2000—2500尾,投喂罗非鱼配合饲料,养殖后期开增氧机,养殖5个月左右可达500克的上市规格,亩产达800—1000公斤,饲料系数1.5—1.8,4—5月份放苗,10—11月份收获。

  四、饲养管理

  1、投饲,养殖奥尼鱼最好投喂全价人工配合饲料,要求饲料营养全面新鲜、不变质。在个体重100克以前投喂量为鱼体重3—5%,100克以后为鱼体重的2-3%,投饲要做到“四定”。“定时”,每天上午和下午分两次投喂,“定质”,选购质量保证的饲料。“定量”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定位”:投料位置要相对固定。

  2、养殖水环境的监测和水质管理。养殖水环境的监测是把传统的养殖生产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应用先进仪器实行对养殖用水的水质检测,并应用生物技术对池塘进行净化处理和循环使用,即通过投放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有益菌种达到控制水质的目的。减少养殖池塘用水的排放,防止养殖自身造成的污染,使整个养殖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养殖过程还可以通过养殖品种的合理搭配和定期补充新水的方法使水质达到要求。

  五、常见疾病与防治

  1、水霉病

  病因:发生在20℃以下的低温季节。奥尼鱼进入越冬期时,因鱼体的损伤,鳞片脱落,导致水霉病菌入侵,在受伤及病灶处迅速繁殖,长出许多棉花状的水霉菌丝。病鱼焦躁不安,游动缓慢、食欲减退、鱼体消瘦终至死亡。

  防治方法:①越冬池要严格消毒后才能放鱼。②水温应保持在20℃以上,做好保温升温工作。③在捕捞运输和放养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④入池前可用3—4%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分钟,进行鱼体消毒,促进伤口愈合。⑤发生水霉病,可用4%食盐与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或浸洗病鱼。

  2、小瓜虫病

  病因,此病因小瓜虫寄生或侵入鱼体而致,肉眼可见鱼体表、鳃部有许多小白点即小瓜虫,此病流行广、危害大、密养情况下尤为严重。从奥尼鱼苗到成鱼都易寄生小瓜虫。适宜小瓜虫生长繁殖的水温为15℃—25℃,此病流行于初冬和春末。病鱼游动迟缓,浮于水面,有时集群绕池游动,鱼体消瘦。

  防治方法:①放养前必须用生石灰清塘消毒。②合理掌握放养密度,放养时进行鱼体消毒,防止小瓜虫传播。③发病时采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细菌 霉菌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