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在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不易产生耐药性,而且中草药对机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无毒副作用。与抗生素相比具有使用简便、取材容易、价格低廉等诸多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无污染的绿色环保防治方法。本文针对北方常见鱼病推荐以下中草药疗法。
1 水霉病
1.1 每立方米水体2~4g五倍子,捣碎,以开水浸泡,每日药浴病鱼1~2h。
1.2 每立方米水体5~10g菖蒲、10g蓖麻叶和20g松树叶捣烂,每日药浴病鱼1~2h。
1.3 每667平方米水深1m用苦楝子100g,碾粉用温水浸泡8h,再加碳酸钠250g、食盐500g,兑水全池遍洒。
1.4 每667平方米水深1m用菖蒲1.3~2.5kg,加食盐0.5~1kg,全池遍洒。
1.5 每50kg鱼用石榴皮50g、槟榔30g共同碾碎成细粉,拌匀于5kg饲料中投喂,连续3~5d。
2 草鱼出血病
2.1 每667平方米水深1m用大青叶1kg、贯仲0.5kg加水10~15kg稀释后全池泼洒,连续3d。
2.2 每50kg鱼种用大青叶150g、贯仲100g、野菊花100g、白花蛇舌草100g碾粉拌饵投喂,每3d为一疗程。
2.3 每kg鱼用2.5g大黄、1.5g黄柏、1g黄岑、5g食盐与饵料混匀制成药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3d。
2.4 枫香树叶按每万尾鱼种用0.25~0.5kg,经煎煮或用开水浸泡过夜,与饵料混合投喂,连续5d。
2.5 每667平方米用40kg喜旱莲子草,粉碎后挤汁拌入豆饼制成药饵,每天2次,连用10d。
3 打印病(腐皮病)
3.1 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4g、大叶黄2g捣碎开水浸泡,加酒精6g、食盐4g,泼洒全池。
3.2 每kg鱼用鲜地锦草和鱼腥草各4g,加雄黄0.6g,捣烂成泥,拌精饲料投喂3~4d。
3.3 将黄岑切细加水浸泡24h后,煎煮3次,使水溶液浓度为1%,全池泼洒,每日一次,连用3d。
3.4 每kg饲料加板蓝根4g、黄芩6g、甘草4g、山楂6g,磨粉直接加入饲料,7d为一个疗程,第2~6d减半。
3.5 每667平方米水面用苦参0.5kg,加水5kg,煮沸1h后兑水泼洒。
4 烂鳃病(乌头瘟)
4.1 取大黄1kg,用20kg0.3%的氨水浸泡12h,全池泼洒。
4.2 每50kg鱼种用土黄连150g、百部100g、鱼腥草100g、大青叶100g碾粉或煎水去渣拌饵投喂,每3d为一疗程。
4.3 每50kg鱼用大黄50%、黄柏30%、黄芩20%碾碎成粉0.25kg与凉面糊混匀后拌入饲料中喂鱼,连续3~5d。
4.4 每50kg鱼用乌桕叶干粉250g混入10kg饵料中制成药饵投喂,连喂3~6d。
4.5 每50kg鱼用地锦草干草250g或鲜草1.25kg,煮汁后拌入饵料投喂,连续3d。
5 肠炎病
5.1 每50kg鱼种用千里光150g、地榆100g、大蒜头100g、仙鹤草100g,碾粉拌饵投喂,每3d为一疗程。
5.2 每100kg鱼每天用马齿苋新鲜全草1.5~3kg,切碎后投喂,连续6d。
5.3 大蒜1.5kg、韭菜2kg、食盐0.5kg拌和饵料100kg制成药饵投喂,3d为一疗程。
5.4 每100kg鱼用干地锦草500g(或鲜地锦草2~2.5kg)煮汁,连渣拌入饵料中投喂,每天2次,3d为一疗程。
5.5 每100kg鱼用马鞭草、车前草各0.5kg,加适量水蒸煮半小时,其汁拌米糠捏成团状,冷却后投入食台,连投5~6d。
5.6 每50kg鱼用干穿心莲叶1kg或鲜叶1.5kg,煮汁后拌入饵料投喂,连用5~7d。
6 竖鳞病
6.1 每立方米水体用艾蒿根7.5g,捣烂取汁加生石灰2.5g,调匀泼洒。
6.2 蒜头250g捣烂加入50kg水中,每天浸洗病鱼1h。
6.3 大蒜晒干加水煎汁,以(10~30)×10E-6浓度浸洗鱼体1h。
7 车轮虫病
7.1 每667平方米水深1m用马尾松、苦楝树(叶、皮或果)各10~12.5kg,切碎熬汁成12~25kg,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2~3d。
7.2 取苦楝树枝叶30~40kg,直接在池中堆沤,5~7d后捞出残渣。
7.3 将苦楝树叶25g捣烂,药浴,每日浸洗病鱼1h。
7.4 每立方米水体用苦楝树叶、辣蓼草各25g熬成药液,兑成石灰乳20g予以泼洒。
7.5 取2g枫杨树叶碾碎拌入饵料中投喂。
8 赤皮病
8.1 每50kg鱼种用金樱子嫩根(焙干)150g、金银花100g、青木香100g、天葵子50g碾粉或煎水去渣拌饵投喂,每3d为一疗程。
8.2 每天每667平方米用鲜薄荷15~25kg,直接投入鱼塘喂鱼,连喂3~5d。
8.3 每667平方米用姜苗10kg、黄药1kg,捣碎后加桐油0.5kg、生石灰2kg、人尿25kg混合均匀洒在25kg草上喂鱼。
9 鳃隐鞭虫病
9.1 每立方米水体用鲜楝树叶20g煮开冷却后均匀泼洒。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c/yu/9/2006-08-11/151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