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属热带鱼类,其最适生长温度在25℃~35℃,而致死温度在10℃以下,但在我国南方水温降至罗非鱼致死温度的现象极少出现,这就为罗非鱼在自然条件下安全越冬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然而在冬季,许多地方还是发生了较大规模的鱼病和死亡。下面对其发病死亡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一、鱼病发生及症状
进入冬季,罗非鱼的死亡大多发生在气温骤然下降的两三天后,当气温又有所回升之时,其损失情况各有不同,有些是集中大批死亡,有些则是连续几天不断有死亡发生。对病鱼进行检查,外观上可见:鱼体色暗淡,缺少光泽,体形瘦弱;眼球突出,眼球晶体混浊、发白;腹部膨大,表皮有充血现象。但鱼鳍、鱼鳃无异常症状,体表无寄生虫寄生。解剖检查:鱼腹内充水;肝脏有病变,多为黄色、淡黄色并有肿大和脂肪块。从以上症状可初步确定罗非鱼得的是一种细菌病或营养性疾病。
二、冬季罗非鱼患病死亡原因
在有的地区,冬季为什么会出现大面积、大规模的死亡情况?而且死亡都发生在气温由冷转热以后。国外有关资料证实:水温、盐分、溶氧等环境因素发生变动,或多或少对饲养鱼类有不良刺激。当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E、B1、B2和锌元素时,易诱发鱼病,其症状与上述症状基本相似,可以确定为因营养缺乏而致病。在对其原因进行探讨时发现:在生存温度下限时,尽管罗非鱼不会立即致死,但其活动缓慢,基本停止摄食。因此,鱼体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积累很少。当天气转暖,罗非鱼生命活动渐趋活跃,由于鱼体内营养元素不足而无法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而此时病原细菌也随温度升高而活跃,罗非鱼因营养不足导致肝肾损坏,鱼体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病原体,造成罗非鱼患病死亡。因此,营养元素特别是维生素及无机盐类在鱼体内积累量的减少,是造成冬季罗非鱼死亡的重要原因。
三、防治方法
1.营养改良建议使用全价配合饲料,这是保证鱼类摄取全面营养的基础,只有摄入全价配合饲料,才能使鱼体内维生素及无机盐类积累量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即使气温下降,影响鱼的摄食量,但因鱼体内各种营养元素积累充分,也可以顺利越冬。另外,有资料表明:越冬期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与正常养殖无太大差异,而对脂肪及维生素的需求量比正常养殖要大,所以越冬前一个月应在饲料中添加1%左右的鱼油或植物油。同时,适时加入品质上好的“多维素”,增加鱼体脂肪、维生素积累量,利于越冬。
2.疾病防治罗非鱼由于营养不良,病原细菌侵入而易得水霉病、溃烂病(由嗜水单胞菌引起)等病。另外,在低温环境下,也易被寄生虫寄生,如小瓜虫病、斜管虫病、车轮虫病等。因此,必须定期作水体消毒,保持水质清新,预防疾病。常用的水体消毒剂有生石灰、“强氯精”、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对于池塘养殖,采用全池泼洒消毒,使用剂量分别为200ppm、0.3ppm、0.7ppm。每10天使用1种,轮换使用。另外,当水温低于15℃时,易流行水霉病,所以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发现死鱼要及时剔除,同时施药防治,一般用食盐和小苏打合剂(1∶1)进行全池泼洒,使用剂量为0.2ppm和4ppm。对于网箱养殖,则采用挂瓶、挂袋或挂篓法防治鱼病。所用药物为漂白粉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一般每天每个网箱挂瓶(袋或篓)3只~6只,每只装药100克~150克,每月2次,每次连续2天,轮换使用。另外,冬季应注意增氧,定期开增氧机,使水体溶氧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如没有增氧机械,可采取人工搅水或注水、换水等措施增氧。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c/yu/9/2006-02-08/150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