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水污染致鱼类疾病畸形


水质变化是引起鳜鱼病毒性出血病最根本的原因之一。经过近4年的大量实地调查和科学研究后,以市水产所副研究员艾桃山为主的课题组得出上述结论。

昨日,他们主持研究的武汉市晨光计划资助项目———“池养鳜鱼病毒病原及诊断试剂研究”,通过了有关专家组织的科技鉴定。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广东等养殖地的鳜鱼常常大面积出现暴发性出血病。这种鱼病所到之处,几乎都会导致鳜鱼全军覆没。近几年,随着鳜鱼在我省养殖范围的扩大,这种鱼病的发病率也不小。据悉,平均5个鳜鱼养殖户,大约有一家因这种鱼病的暴发而破产。

艾桃山及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的科研人员从1999年就开始了科研攻关。4年来,他们所进行的鳜鱼病毒性出血病的流行规律调查表明,这种鱼病暴发时,一般都伴有水质的急剧恶化,而发病的鱼塘中使用了水质改良剂后,该病的发病率下降了90%以上。

艾桃山介绍,近年随着水体污染的日趋蔓延,很多过去不常见的鱼病现在不时出现。如近年来出现的中华鳖病毒性死血症、虾子的白斑病等。

水体污染不仅导致鱼病增加,而且还导致鱼类畸形的产生。据他介绍,过去草鱼身材修长,如今由于食用添加微量元素的饵料及水污染等因素,草鱼体形变得硕大粗壮。 (记者瞿凌云 通讯员张萍香 覃守俊)

长江日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鳜鱼 病毒 草鱼 病原
上一篇 : 海参加工技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