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裸颊鲷又名白点鱼,连尖,连占,是裸颊鲷属的总称,在分类地位上隶属鲈形目,裸颊鲷科,主要分布于太平洋中部和西部,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以海南省的产量较多。其肉质洁白细嫩,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各种吃法均宜,尤以清蒸为佳。目前市场上的售价是45—50元/公斤,已成为海水养殖中又一优良品种。海南省已经解决了其人工繁殖问题。

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裸颊鲷体型为长卵圆形、侧扁,自然条件下一般体长15—40厘米,体重150—400克,体背面狭窄,腹面圆钝。吻长、较尖。上下颌前端具有圆锥形犬牙,后端为臼状齿,头部只有腮盖骨被鳞,其余均裸露。背鳍一个,结棘强,各鳍棘平卧时部分可折迭于背部浅沟内。胸鳍位低,颇大呈镰刀状,尾鳍叉形。体被较大薄鳞。体色由于种类不同也有所不同,其中较为常见的是星斑裸颊鲷和红鳍裸颊鲷:星斑裸颊鲷体呈草黄色,腹部乳白色,体侧各鳞具晶蓝色斑点,宛若群星闪烁,故得名。红鳍裸颊鲷全身淡青灰色,背部较深,腹部乳白色。鳃盖边缘红色,除尾鳍外各鳍浅红色,其中背鳍较深。

二、对环境的适应 裸颊鲷为暖水性鱼类,其适温范围为15—40C,最适温度为25—35C,低于10C难以生存。裸颊鲷为海水性鱼类,适宜的盐度范围为20%—35%。

三、食性与生长 裸颊鲷主要以底栖甲壳类、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小鱼及虾蟹类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可以以人工配合饲料进行投喂。  裸颊鲷生长速度较快,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一般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即可达到0.5公斤/条的商品规格。

四、繁殖习性 裸颊鲷野生鱼一般4龄达性成熟,养殖情况下2龄即能产卵,3龄则全部达到性成熟。亲鱼的怀卵量与年龄体重有关,平均怀卵量在100万粒以上,高者可达300万粒,低的只有50万粒。产卵前雌鱼体色开始变得鲜红艳丽;雄鱼则在头部及体两侧形成明显的星斑。产卵场一般在水深10—4米处,卵为浮性。

成鱼养殖

目前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两种,其中以网箱养殖为主。

一、池塘养殖

1、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2米以上,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有较好的进排水设施,交通方便。

苗种放养前需干池清淤,平整护坡,每公顷用生石灰750—1050公斤,保持池水10—20厘米,浸浆泼洒。7天后加水至1米深。

2、苗种选择 苗种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为海捕苗,春季海捕苗种约为2.5—4.0厘米。经捕捞转运操作鱼体会有不同程度受伤,为提高养殖成活率,可先进行中间暂养;二为人工繁育苗,人工苗要求规格整齐,全长达5厘米以上,体色一致,体色近似于天然鱼体色为佳。

3、饵料投喂 一般使用冷冻湿颗粒饵料,但也有使用干配合饵料或直接投喂冷冻鲜鱼的。投喂新鲜杂鱼或冷冻鲜鱼,裸颊鲷生长最好,但因其易污染水质,且难以添加营养剂药物等,因而用得越来越少。

二、网箱养殖

1、养殖海区条件 要求透风,低潮时保持水深5米以上,水流畅通,每秒0.3米为宜,底质无障碍物,水质清新无污染,盐度变幅小。

2、网箱结构形式 网箱框架分为固定式和网体四角沉砂袋式。固定式是以金属管材做成略大于网箱的框架,把网箱扎其内定型;沉砂袋式是在网箱本体四角各吊一个4公斤的砂袋,以固定网型。海南多以木板或毛竹连制成方格的鱼排,用塑料桶作为浮球浮于水面,以锚索定位,网箱挂在鱼排格中。

网箱口大小通常采用3×3米和4×4米,网箱随时海区的水深而定,一般3—4米,网目随鱼体大小而改变。选用网目原则以不逃鱼为准,网目应小于鱼体高的1/2。

3、鱼种放养 鱼种的来源与选择同前面所述。裸颊鲷当年养成商品鱼,其苗种应先暂养至10厘米以上,再计数放入网箱。每立方米网箱水体放养20—30尾为宜,具体放养密度,还要根据鱼种规格,季节早晚,海区条件,饵料贮备以及养殖技术等因素确定。

4、投饵 饵料可以是低值杂鱼,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每次投喂应先少后多,待引鱼上浮抢食后再加大投饵量,日投饵量以吃饱不浪费为准,当鱼不抢食时应停止投喂。日投饵次数4—5次,早春晚秋水温低时日投2—3次。

5、日常管理 经常洗刷网衣,清除附着物,一般10—15天一次,必要时更换新网箱,勤查网箱、严防逃走漏。注意鱼情、水情及病害发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网箱养殖 细菌 鱼类 红鳍裸颊鲷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