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饲养管理

怎么提高池塘成鱼产量


    一、早清塘、早消毒、早放养。在12月末就要将鱼池清整、消毒。在立春前选择晴天没有西北风的天气,将鱼种投放,冬天气温低,鱼的活动能力差,鳞片紧密,不易脱落,在捕捞、运输等操作过程中不易受伤,可减少水霉病、赤皮病的发生,在寒冷的冬季水中病源较少,可减少病源的寄生。早放养可提早恢复鱼体的疲劳,提早适应新的养殖环境,有利于提早开吃。

  二、多品种的放养,增加养殖种类。池塘放养品种少,水体的利用率不高,由于鱼类的栖息水层和食性不同,养殖草食性鱼类搭配滤食性、杂食性鱼类,实施草鱼、团头鲂、鲢鱼、鳙鱼、鲤鱼、鲴鱼、罗非鱼等品种的混养,可全面而合理地利用天然饵料,有效地利用水体空间,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维持良好的养殖生态环境,提高人工饲料的利用率,增加产量。

  三、大小规格鱼混养,分批起捕。放养同一种鱼,分大小二至三种规格,前期鱼体小多放,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经一段时间养殖后,当大规格的鱼已达到商品规格后,捕捞出塘,降低鱼池的存鱼密度,留下小规格的鱼,得到了宽畅的生活环境,充足的的饵料,生长快,增加产量。同时还可补放夏花,增加鱼种产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鱼类 品种 食性 草鱼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