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药

看一家老牌农药厂的“二次变脸”


关键词:农药

初秋时节,原本应是嘉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药厂生产销售的旺季,但7月初以来,该企业三分之二的工人却赋闲在家。

自5月初接到“关停农药生产线,实行转型提升”的号召后,嘉化农药厂便顺应海盐绿色发展的大势,对农药生产线实施了关停,并启动了年产3.8万吨药物中间体项目。这家成立于1964年的老牌禾企,在2008年1月经历过第一次异地“重生”之后,今年夏天迎来了“二次变脸”的契机。

近日,记者走进嘉化农药厂看到,由于缺少保洁人员的打理,该企业厂区内的杂草已经齐膝高了。“我们之前的农药生产工艺流程已逐步停止生产,乙酰甲胺磷、草甘膦、精胺、喹硫磷、甲基氯化物等生产装置目前已全部顺利停产。”嘉化农药厂副总经理陈根良告诉记者,为避免农药生产过程中的残留物给环境造成危害,8月中旬以来,公司对农药厂的设备、管线进行了隔绝、清洗和置换。

“农药厂停产之后,企业原生产线部分设施将被拆除,茂盛的杂草对设施拆除有一定程度的缓冲,将更好地保护好厂区地面。”陈根良介绍,停产前的嘉化农药厂,产品70%以上为农药,涵盖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多个类别,年产量在1万吨左右,年平均产值为3亿元,产品主要出口到南美地区。

事实上,此次企业实施停产转型,既是海盐绿色产业的倒逼,也是企业自我选择的结果。“生态环保、绿色发展是当下海盐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生产医药相对于农药而言,可以大大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陈根良说,近几年来,嘉化集团在精细化工生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次农药厂项目停产转型,既可以利用嘉化集团先进的技术优势,实现做大做强,还可以打通嘉化集团产业上下游,配套完善其医药中间体的产业链。

嘉化集团有关负责人也表示,随着化工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化工绿色加工要求的提高,连续化以及采用成套装备的生产技术进行清洁生产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年产3.8万吨药物中间体项目将积极采用连续化生产工艺,实施全程封闭、废水脱氨氮处理、废渣就近焚烧无害化处理等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显著降低水耗、能耗、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并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的综合成本。”该负责人称。

记者了解到,除了引入全新的医药中间体生产线之外,嘉化农药厂原有的厂区土地、“三废”处理设施、仓库、道路等,均可以实现再次利用。目前,年产3.8万吨药物中间体项目已处于前期设计阶段,预计2017年年底建成投产,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6亿元左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建成投产 连续 杀菌剂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