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化肥

施肥有误区 规避有对策


如何走出施肥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料的增产效应,是当前农业生产值得重视的一个大问题。 误区一:

  碳酸氢铵地表浅施或随水浇施。

  碳酸氢铵具有易分解、挥发的特点(故有“气肥”之称),地表浅施不仅利用率低,而且气温高时氨气易从土中逸出,熏伤茎叶;随水浇施,肥料易粘附在作物茎叶上,造成不同程度的灼伤,尤其在清晨浇施时更为严重。如果浇水量小,肥料还易残留在土壤表层,造成氮素挥发损失。

  对策:利用碳酸氢铵作追肥时,实行开沟深施并严密覆土;施肥后若墒情不足,应及时浇水,以提高肥效。有资料表明,碳酸氢铵深施比地表浅施可提高利用率10~30%,增产10%左右,比随水浇施增产8%左右。误区二:

  尿素地表浅施或施后立即大水漫灌。

  尿素是酰胺态氮肥,施入土壤后除少部分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外,大部分是在土壤中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碳酸铵再供作物吸收;碳酸铵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容易分解释放出氨。尿素施在地表,也会引起氨的挥发;如果施在石灰性土壤或碱性土壤的表面,氨的挥发更为严重。另外,尿素在转化为碳酸铵之前,不能被土壤吸附,若在施肥后立即大水漫灌,会将尿素淋溶至深层,降低肥效。

  对策:尿素在旱地施用,无论作基肥还是作追肥,都要注意深施盖土,使肥料处在湿润的土层中,以利于尿素的转化和防止转化后氨的挥发;若施肥后土壤墒情不足,可适量浇水,浇水量每亩20~30立方米为好,切忌大水漫灌。水田应在灌水前施用,最好深施,施后一般不要急于灌水,需隔3~5天(即转化为碳酸铵后)再灌。误区三:

  磷酸二铵随水浇施。

  磷酸二铵是一种以磷为主的氮、磷二元复合肥,若随水浇施,肥料易滞留在地表,造成氮素挥发,磷素留在土壤表层,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

  对策:利用磷酸二氨作追肥时,采取开沟深施,施肥深度10厘米左右,施后及时覆土并浇水。误区四:

  使用过磷酸钙拌种。

  过磷酸钙中含有3.5~5%的游离酸,具有很强的腐蚀作用,用来直接拌种,尤其是拌种后长时间放置,很容易腐蚀种子,影响出苗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使用技术 尿素 深施 施肥 漫灌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