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化肥

2011年夏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根据夏季主要作物需肥特点,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为主要依据,研究制定了《2011年夏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确定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经济合理施肥量,优化施肥时期,采用科学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

    一、南方双季晚稻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1.施肥原则

    (1)氮肥总量控制,分期施用,适当减少基肥、增加分蘖肥和穗肥。

    (2)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3)增施有机肥料,提倡秸秆还田。

    (4)依据土壤钾素状况,高效施用钾肥;注意锌、硼和硅肥的配合施用。

    2.施肥量及比例

    (1)在目标产量500公斤/亩以上的田块,施用氮肥(折纯,下同)12~14公斤/亩,磷肥(P2O5)4~5公斤/亩,钾肥(K2O)5~7公斤/亩;目标产量400~500公斤/亩的田块,施用氮肥(N)10~12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4~6公斤/亩;产量水平400公斤/亩以下的田块,施用氮肥(N)8~10公斤/亩,磷肥(P2O5)2~3公斤/亩,钾肥(K2O)2~3公斤/亩。

    (2)氮肥总量的40%~50%作基肥,20%~30%作分蘖肥,30%作穗肥施用;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一般作为基肥施用,目标产量500公斤/亩以上的田块,钾肥的70%作为基肥,30%作为穗肥。

    (3)在常年秸秆还田的田块,可适当减少钾肥用量;缺锌、缺硼田块分别补施硫酸锌和硼砂各1公斤/亩;适当施用硅肥,一般10公斤/亩左右。

    3.注意事项

    (1)秸秆还田。早稻收获后,稻草全部原位直接均匀撒铺,底肥与秸秆腐熟剂同时施后立即灌水泡田5~7天,免耕抛秧或用旋耕机旋耕整田插晚稻,平均每亩稻草还田量300~400公斤。

    (2)酸性土壤改良。在土壤pH值5.5的田块配合施用石灰或碱性土壤调理剂,一般施用石灰50~70公斤/亩。

    (3)增加耕层厚度。在耕层较薄的田块,要采取深耕措施,打破犁底层;在过于肥沃的田块或潜育化稻田,要采取垄作栽培措施,既增加有效耕层,又协调水肥气热,促进水稻生长。

    二、华南地区双季晚稻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1.施肥原则

    (1)氮肥总量控制,减少前期施氮量,增加中、后期施氮量,提高氮肥利用率。

    (2)氮磷钾合理配比,有机无机配

    合,提倡稻草还田。2.施肥量及比例

    (1)在亩产450~550公斤的情况下,氮肥(N)推荐为9~11公斤/亩,磷肥(P2O5)2~3公斤/亩,钾肥(K2O)5~8公斤/亩。

    (2)氮肥分次施用,基肥占40%~50%,分蘖肥占20%~25%,穗肥占20%~30%,粒肥占5%~10%;有机肥与磷肥全部基施;钾肥的60%作为基肥,40%作为穗肥。

    (3)常年秸秆还田地块,钾肥用量可适当减少30%。

    3.注意事项

    (1)酸性土壤改良。在土壤pH值5.5的田块配合施用石灰或碱性土壤调理剂,一般施用石灰50~70公斤/亩。

    (2)秸秆还田。早稻收获后稻草全部原位直接均匀撒铺,底肥与秸秆腐熟剂同时施后立灌水泡田5~7天后,免耕抛秧或用旋耕机旋耕整田插晚稻,稻草还田量300~400公斤/亩。

    (3)增加耕层厚度。在耕层较薄的田块,要采取深耕措施,打破犁底层;在过于肥沃的田块或潜育化稻田,要采取垄作栽培措施,既增加有效耕层,又协调水肥气热,促进水稻生长。

    三、华北平原夏玉米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1.施肥原则

    (1)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实施氮肥总量控制、分期调控。

    (2)依据土壤钾素状况,高效施用钾肥;注意锌等微量元素的配合施用。

    (3)提倡秸秆还田,培肥地力。

    (4)肥料深施,施肥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

    2.施肥量及比例

    (1)在目标产量800公斤/亩以上的田块,推荐氮肥(N)16~18公斤/亩,磷肥(P2O5)6~8公斤/亩,钾肥(K2O)5~8公斤/亩,硫酸锌1~2公斤/亩;产量水平600~800公斤/亩的田块,推荐氮肥(N)14~16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4~7公斤/亩,硫酸锌1~2公斤/亩;产量水平400~600公斤/亩的田块,推荐氮肥(N)12~14公斤/亩,磷肥(P2O5)3~5公斤/亩,钾肥(K2O)0~5公斤/亩,硫酸锌1公斤/亩;产量水平400公斤/亩以下的田块,推荐氮肥(N)10~12公斤/亩,磷肥(P2O5)2~3公斤/亩,钾肥(K2O)0~3公斤/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使用技术 钾肥 氮肥 施肥 磷肥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