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化肥

如何提高土壤中磷肥的利用率


农田施用肥料中,以磷肥的有效利用率最低,主要原因是磷肥的有效成分(即水溶性磷肥)在土壤中极易转化成难溶状态而被固定,其固定的速度和形态,与土壤酸碱度(即pH值)、有机质含量以及磷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大小等有关。不过,磷在土壤中被固定而形成难溶性状态后,在适宜条件下(如微生物等作用下),又可以转化成速效磷,表现了磷肥供磷的长效性。如何利用磷肥的这些特点,来提高磷肥利用率,通常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1、以基施为主,避免低温施磷 磷肥(尤其是钙镁磷肥)施入土壤后,在较长时间内(半年以上),其有效性呈上升趋势。因此,磷肥一般宜用作基肥,尽量避免作追肥施有。另外,磷肥利用率的高低,除取决于土壤及作物本身条件外,还受气温条件的影响,当气温低于12摄氏度以下,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降幅量大的是磷(达50%以上)。因此,施用磷肥应尽量避免在低温期进行。 2、增施有机肥,加强土壤酸碱度的调节 pH值小于6以下的土壤呈偏酸性,磷易与铁、铝化合形成难溶性磷酸铁、磷酸铝。pH值大于7.5以上的土壤呈偏碱性,磷易与钙结合形成难溶性磷酸钙。pH值在6-7.5之间的中性土壤,施磷的有效性最高。因此,要提高磷肥的有效利用率,首先必须重视调节土壤酸碱度,方法是提高土壤的缓冲性能(维持土壤酸碱反应相对稳定的能力),而土壤的缓冲性能与土壤腐殖质的含量密切相关。因此,必须提高土壤腐殖质的含量。由于土壤腐殖质主要来源于有机质,增施有机肥料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一个途径,应大力提倡多积多施农家土杂肥、多种绿肥等。 3、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减少土壤固定 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可减少土壤固定的原因有:第一、避免了磷与土壤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磷素被土壤固定的途径;第二,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能与土壤中的铁、铝结合,形成稳定状态的化合物,减少了可溶性磷与铁、铝等结合的机会,减少形成难溶性磷的固定量,从而提高作物对磷的吸收利用率。 4、集中施用 研究表明:磷在土壤中移动性非常小,即磷肥在土壤中不易淋失。利用磷的这一特点,一般采取穴施或沟施方式(不宜撒施),适当将磷肥集中施于作物根系附近,以利作物吸收,提高施磷的利用率。对于保肥能力强的土壤,利用固态磷在土壤中可以转化成速效磷的特点,也可以把分几次施用的磷肥(甚至2、3年施用的磷肥)一次施足。这样既可提高土壤的供磷强度,充分发挥其长效供磷性,又可节省施肥劳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使用技术 磷肥 土壤腐殖质 速效 基施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