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病虫源基数
2月下旬末至3月上旬各地进行病虫源基数调查,部分病虫残留量较高,与上年同期相比:越冬代三化螟、水稻纹枯病菌核量偏低;甘蔗螟虫、鼠密度等偏高;玉米铁甲虫虫口密度等持平到偏低。三化螟 统计47个县(市、区)加权平均冬后密度为188.66头/亩,分别比上年同期、历年平均减少7.42%、69.81%。统计36个县(市、区)各类型田加权平均死亡率为8.6%,较去年同期增加7.5%,比历年平均减少31.7%。甘蔗螟虫 据江州等地调查,宿根蔗螟害率一般2%~10.3%,高的15.6%~23.4%,钦南区调查宿根蔗冬后残虫虫口密度高的160~330头/亩,平均62~110头/亩,同比略高。稻纹枯病 大部稻区各类型田平均菌核量一般在0.5万~8.1万粒/亩,局部稻区高达10.1万~23.3万粒/亩,同比偏低。玉米铁甲虫 各地冬后虫源调查,百色市局部虫量较高,其它地区持平到略少。甘蔗地调查:隆林县虫量达到422~895头/百株;西林、忻城、靖西等县(市)调查虫量一般0.13~7头/百株,多的25.8~42.7头/百株。杂草地调查:隆林县虫量高达132~326头/m2;忻城、天峨、金城江、乐业、靖西、巴马等县(市、区)调查虫量一般0.02~8头/m2 ,其中忻城县最多的达28头/m2。东亚飞蝗 2017年秋蝗残蝗面积为113.8万亩,平均密度6.12头/亩,最高达16.8头/亩。害鼠 据永福、武宣、浦北、防城等县(区)调查,害鼠基数均属偏高年份。永福县调查有鼠栖息活动的农田等场所面积占调查面积的55.6%。各地调查旱地盗洞率平均为5.8%~11.9%,高的达35.9%;其中防城区为5.8%~13.4%,比去年同期增加了0.7~1.3个百分点。各地调查鼠密度一般为0.35~0.9头/亩,高的为1.9~4.5头/亩;其中防城区平均为3.2头/亩,高的9.5头/亩,比去年同期增加0.9头~5.3头/亩。
3、农事活动
2018年全区早稻计划种植面积为1399.18万亩,比上年减少16.31万亩。全区早稻浸播与插秧工作有序开展,截至3月21日,全区已浸播早稻种子1853.78万公斤,同比少48.59万公斤。玉林、钦州、北海、防城港、百色、南宁等市已开始早稻插秧,全区已插早稻51.31万亩。
春种旱地作物进度慢。各地充分利用气温回升有利时期加快春播春种进度,但总体进度仍慢于去年同期,截至3月21日统计,全区春种旱地作物2290.32万亩,同比少99.41万亩。其中旱粮537.28万亩,同比少16.20万亩;经济作物1753.04万亩,同比少83.21万亩。春种农作物中,春玉米445.83万亩,糖料蔗1077.78万亩(其中新植305.15万亩),蔬菜334.47万亩。
各地的春插不平衡,使得全区的水稻生育期相对拉长,桥梁田的增多,对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有利。
4、气候因素
2017年冬季(2017年12月~2018年2月)广西全区气温比常年略高,其中2018年1月份比常年偏高0.4℃,2018年2月份与常年持平。3月份全区平均气温14.5℃~22.1℃,与常年相比,全区偏高1.1℃~4.0℃;3月份全区降雨量25.7~284.2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桂东、桂南大部、柳州市南部周边地区降雨量偏少1~6成,其余地区正常到偏多1成~4倍。冬季气候因素利于部分病虫越冬、发生为害。
截至3月上旬末统计:全区水库有效蓄水量为47.494亿立方米,占有效库容的47.14%,比上年同期减少0.149亿立方米,比历年平均增加5.079亿立方米,对耙沤灭螟及春插进度有一定的影响。据气象部门预报:4月份全区平均气温大部地区偏高,沿海地区偏低0.1℃~1℃;降雨量桂西北地区偏多1~3成,其余大部地区偏少1~2成。气候因素对部分病虫发生、为害有利。
防治意见
1、广西是全国迁飞性害虫从东南亚迁入和繁殖的第一站,各地要充分认识我区迁飞性害虫监控工作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切实做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的监测预警工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迁飞性害虫的预测提供资讯,并做好指导防治工作,减轻中下游地区防治的压力。
2、应充分认识病虫测报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管理,重视支持测报工作,投入必要业务经费,推进预测预报工作的网络化、可视化、标准化工作,确保植保部门田间调查、信息传递、预警发布等工作顺利开展。
3、各级植保部门科技人员应敬业爱岗,立足本职,坚持“天天调查,五天一报,重大病虫灾害实时汇报”的工作制度,深入田间调查,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科学指导防治,在做好常规病虫系统监测的同时,更要抓好暴发性、流行性病虫的监测,为农业生产安全“保驾护航”。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zw/2018-4-9/zb_225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