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蔬菜种植技术 > 甘蓝种植技术

甘蓝的病虫防治




  防治方法:(1)蔬菜收获后,清除残株、落叶,并进行深耕,消灭幼虫和蛹。(2)适当调节播种期,将受害最重的幼苗期与菜螟产卵及幼虫为害盛期错开,以减轻为害。(3)菜苗出土后,掌握菜螟产卵盛期,施药1-2次。药剂种类可参照菜粉蝶,以施用敌敌畏效果最好,药液要注意喷撒在菜心上。

  甘蓝夜蛾

  分布为害: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和西藏等地区都有发生,为害甘蓝、白菜、油菜、甜菜、高梁、荞麦、烟草、棉花、亚麻、紫苏、瓜类、葡萄、桑等,食性较杂。以幼虫食害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

  识别:成虫:体长约20毫米,翅展约40毫米,灰褐色,前翅肾纹和环纹较大,灰白色,外围黑色,楔纹呈黑环状,外有淡色区,外缘线波状,亚外缘线与外横线向下方色较淡,近翅顶前缘有3个小白点,缘毛褐色,间以淡色条纹;后翅基部淡色。卵:馒头形,底径约0.6-0.7毫米,初产黄白色,以后出现紫色圈纹,孵化前变为黑紫色。幼虫:共有6龄。1龄体长约2毫米,灰黑色,2龄体长8-9毫米,黑绿色,1、2龄幼虫缺前两对腹足,行动象尺蠖。3龄体长12-13毫米,有4对腹足,深绿色,背面色深,呈现背线和亚背线,4龄以后体背为黑褐色。老熟幼虫体长26-40毫米,前端较细,后端较粗,头部黄褐色,有不规则褐斑,胴部背面黑褐色,散布灰黄色细点,腹面淡绿色,或淡黄褐色,背面及侧面具有灰白色不规则斑纹;背线及亚背线为白色,气门线和气门下线形成黄白色纵带,体背有马蹄形斑纹。蛹:长约20毫米,红褐色,1-3腹节背面有细致刻点,4-6腹节后缘有深褐色横带1条,腹末略延长,黑褐色,着生红褐色粗刺1对,基部紧接,末端略弯。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2-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4-6月羽化。成虫日伏夜出,趋糖蜜性很强,卵成块产在叶背或叶脉附近,每块约有卵145粒,每雌可产卵5块。幼虫2龄前群集叶背取食叶肉,3龄后分散,食量大增,多在夜晚取食。此虫发育适温18-25℃,相对湿度70-80%,因此,春、秋二季发生重,夏季则有滞育现象。贵州冬前末代成虫在10月上旬出现,幼虫在10月中旬孵化,为害油菜最重。

  防治方法:(1)掌握在幼虫3龄前喷药,药剂可用2%杀螟硫磷粉、甲敌粉或乙敌粉,2.5%敌百虫粉剂等喷粉,亦可用90%敌百虫晶体或80%敌敌畏乳剂800-1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剂500-800倍液喷雾。(2)秋耕、除消灭越冬蛹。(3)产卵期释放赤眼蜂。(4)用黑光灯、糖醋液及杨树枝把等诱杀成虫。

  甘蓝蚜

  分布为害新疆、宁夏和东北沈阳以北地区发生较多,为害油菜及其它十字花科蔬菜,为害症状和萝卜蚜相似,亦能传播病毒病。

  识别: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2毫米,头、胸部黑色;腹部黄绿色,有数条不明显的暗绿色横带,两侧和有5个黑点;全体复有明显的白色蜡粉。无额疣。触角第3节有感觉圈37-49个,不规则排列;腹管远比触角第5节短,中部膨大。无翅胎生雌蚜;体长2.5毫米左右,暗绿色,腹背各节有断续暗带,全体有明显白色蜡粉。触角无感觉圈,无额疣,腹管似有翅型。

  生活习性:北方一年约发生8-20余代,乌鲁木齐9月下旬以卵在暗甘蓝及大白菜等植株近地面根茎凹陷处、叶柄基部和叶片上越冬。卵在4月下旬孵化,5月中旬末产生有翅蚜,主要在越冬寄主及冬萝卜留种株上繁殖,5月下旬至6月初陆续迁飞到春、夏十字花蔬菜及春油菜上大量繁殖为害。春油菜是在生长季节中主要转移寄主之一,8月初在冬白菜、萝卜上为害。甘蓝蚜发育适温为20-25℃,一般以春、秋季为害较重,温暖地区全年可以孤雌胎生繁殖。

  防治方法参照萝卜蚜。

  甜菜夜蛾

  分布为害:分布很广,近年来有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害虫的趋势。国内已知寄主有78种,其中有白菜、萝卜、甘蓝、花椰菜等蔬菜作物29种。以幼虫为害,严重时叶片大部或全部被吃尽,仅余叶脉和叶柄,还可钻蛀青椒、番茄的果实,造成腐烂和脱落。

  识别:成虫:体长10-14毫米,翅展25-34毫米。体灰褐色。前翅中央近前缘外方有肾形斑1个,内方有圆形斑1个。后翅银白色。卵:圆馒头形,白色,表面有放射状的隆起线。幼虫:体长约22毫米。体色变化很大,有绿色、暗绿色至黑褐色。腹部体侧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的带粉红色,带的末端直达腹部末端,不弯到臀足上去。蛹:体长10毫米左右,黄褐色。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甘蓝 萝卜 蔬菜 识别
上一篇 : 甘蓝品种介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