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水果种植技术 > 枣树种植技术

枣粮间作技术


    1枣粮间作的科学依据

    1.1抓住枣树与间作物生长的时间差,充分利用肥水资源 枣树是发芽晚、落叶早、年生长时期比较短的果树。一般在4月中旬开始发芽,到10月中下旬落叶,小麦则在9月下旬播种,翌年6月上旬收获,枣树与小麦的共生期大约在80~90天。5月中旬~6月上旬是小麦扬花、灌浆至成熟期,以吸收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而枣树正是长叶、分化幼芽和生长新枣头的时期,以吸收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因此,枣树与小麦间作,争肥争水的矛盾不大。6月上旬枣树进入开花坐果期,需肥处于高峰期,小麦则开始收获。而刚刚播种的谷子、夏玉米等作物,尚处于出苗期,需肥量较小,一般不影响枣树的开花坐果。9月中下旬枣树采收后,为储备营养物质,枣叶需磷、钾肥数量上升,但小麦尚处在出苗期,对磷、钾肥吸收量较小,而且小麦播种前又施足了底肥,故此枣树与小麦争肥的矛盾不大。

    1.2利用枣树根系与间作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差,充分利用肥水资源 枣树根系的分布以水平为主,集中分布在树冠内30~70厘米土层内,占根系总量的65%~75%,树冠外围根系分布稀疏,密度小,而间作物的根系则集中分布在0~20厘米的耕层内。枣树主要是吸收30厘米以下深土层肥水,且以树冠内为主。而间作物主要吸收20厘米内耕层的肥水,以树冠外为主。因此,枣粮间作比大田更能提高肥水利用率。

    1.3枣树冠较矮,枝疏、叶小、遮光程度小,透光率较大,基本上不影响间作物对光照强度和采光量的要求①枣麦间作。小麦从返青到拔节期,要求一定的光照强度、采光量,而此时枣树刚刚萌发不久,基本上不影响小麦的光照。5月上旬~6月初,小麦进入抽穗、扬花、灌浆成熟期,要求光照强度和采光量,仅为全光照的25%~30%,此时枣树枝叶进入速长期,枣叶展开后,单叶面平均在7.4~9.8平方厘米,随风摆动形不成固定的阴影区,基本上可满足小麦对各生育阶段光照的要求。②枣与谷或豆类间作。谷子、豆类是光饱和点较低的耐阴作物,因此,间作可满足作物对光照的要求。③枣与夏玉米间作。小麦收获后可轮作夏玉米,夏玉米的光饱和点较高,是喜温作物。但是,光的补偿点较低,它具有短光照、高光效的特点。而且夏玉米又是C4植物,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仍可积累一定的干物质,所以枣树与夏玉米间作,也能满足对光照的要求,并且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2枣粮间作的模式

    2.1以枣为主、以粮为辅的间作模式 这种模式,适用于地多人少地区采用。即枣树株行距为4米×6米,每亩栽植枣树37株,占地面积432平方米,粮食作物占地面积235平方米。或者采用双行带状型间作模式,即大小行株距4米,小行距4米,大行距10米,亩栽植枣树24株,占地面积384平方米,粮食作物占地面积283平方米。

    2.2以粮为主、以枣为辅的间作模式 这种模式适用于人多地少地区采用,枣树行距较大,一般行距以15米为宜,株距4米,亩栽植枣树11株,占地面积176平方米,粮食作物占地面积491平方米,或采用株距4米,小行距4米,大行距18米双行带状型间作模式。亩栽植枣树15株,占地面积240平方米,粮食作物占地面积427平方米。

    2.3枣粮兼顾的间作模式 这种模式适合于人口、土地均衡地区采用。枣树株距4米,行距8米,亩栽植枣树21株,占地面积336平方米,粮食作物占地面积331平方米,或采用株距4米,小行距4米,大行距12米双行带状型间作模式,亩栽植枣树21株。

    3 枣粮间作技术要点

    枣粮间作的关键技术,就是调节好枣树与间作物之间争肥、争水、争光的矛盾,以达到枣粮的互惠、互利,实现枣粮双丰产。

    3.1掌握适当的栽植密度 行距大小对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和风速都有明显的影响,也是影响枣粮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根据栽培目的,因地制宜,统筹安排。以枣为主的行距6米为好,以粮为主的行距15米为好,枣粮兼顾的行距8米为好。

    3.2选择适宜的栽植行向 行向对枣树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实践证明,南北行向栽植枣树,冠下受光时间较均匀,日采光量也大于东西行向的日采光量。因此,一般以南北行向栽植枣树为好,同时也要因地制宜,灵活掌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枣树 间作 行距 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