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 小麦种植技术 > 麦病防治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要点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全蚀病是小麦上的毁灭性病害,引起植株成簇或大片枯死,降低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一、发病时期  

        小麦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以快成熟时病株症状最为明显,表现点片麦芒回麦穗发白。幼苗期病原菌主要侵染根和地下茎,使之变黑腐烂,地上表现病苗基部叶片发黄,心叶内卷,分蘖减少,生长衰弱,严重时死亡。病苗返青推迟,矮小稀疏,根部变黑加重。拔节后茎基部1-2节叶鞘内侧和茎秆表面在潮湿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黑褐色菌丝层,称为“黑脚”,这是全蚀病区别于其他根腐病的典型症状。重病株地上部明显矮化,发病晚的植株矮化不明显。由于茎基部发病,植株早枯形成“白穗”。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分布,严重时全田植株枯死。在潮湿情况下,小麦近成熟时在病株基部叶鞘内侧生有黑色颗粒状突起,即病原菌的子囊壳。但在干旱条件下,病株基部“黑脚”症状不明显,也不产生子囊壳。  

        二、病原  

        属子囊菌亚门顶囊壳属禾顶囊壳Gaeumannomyces gramims (Sacc.)Arx et Olivier。  

        三、病菌生物学

 

  病菌生长温度范围3-33℃。子囊形成适温20℃左右,14℃以下不利于子囊壳和子囊孢子产生。子囊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0-25℃。病菌侵染的最适温度12-18℃,土壤温度在6-8℃仍能侵染。病菌生长发育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相对湿度,相对湿度80-90%为适宜条件,低于50%则生长减慢,也不易产生子囊壳。病菌对pH的适应范围较广,以pH5.5-8.5为最适。子囊壳的形成需要光照,以室内散射光较好,光照过强不利于子囊壳产生。

 

  四、病害循环

 

  (一)初侵染: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存活于未熟腐有机肥中的病残体也可作为初侵染源。以寄生方式在自生麦苗、杂草或其他作物上的全蚀病菌也可以传染下一季作物。上述各类初侵染源中以病残体上的菌丝作用最大。子囊孢子落入土壤后,萌发和侵染受到抑制,虽能导致一定发病,但其作用远不如病残体中的菌丝重要。小麦全蚀病菌为土壤寄居菌,病原在土壤中存活年限因试验条件和方法不同其结果也不一致,从1-2年至3-5年不等,一年轮作可使病害减轻。

 

  (二)传播:此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施用带有病残体的未腐熟的粪肥也可传播病害。田间浇水、翻耕犁耙等导致病菌在较近距离的扩散。关于种子传病及新病区发病的初传染源,一直存在争论。所谓“种子传病”,一般是指种子间混杂的病残体的传病作用。将病残体混入种子或将收集的种子夹杂物混入土壤能够引起发病。但生产用种子中混杂的病残体数量很少,以病区生产用种作传病试验并没成功。无病区禁止从病区调运种子。

 

  (三)病害自然衰退现象:小麦全蚀病是迄今为止明显产生自然衰退的病害。所谓“全蚀病自然衰退”(Take-all Decline, TAD)即是指全蚀病田连作小麦或大麦,当病害发展到高峰后,在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情况下,病害自然减少的现象。国内外均发现了全蚀病的自然衰退现象。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小麦全蚀病危害严重的山东烟台地区、武威地区均出现大面积的病害自然衰退。小麦全蚀病产生自然衰退的先决条件有两个,一是连作,二是危害达到高峰,二者缺一不可。病害达到高峰的标志是白穗率在60%以上,且病田出现明显矮化早死中心。经研究调查发现,小麦连作区全蚀病从田间零星发病到全田块严重危害一般经3-年,如土壤肥力高则病害发展缓慢,一般需6-7年达到高峰。严重危害时间1-3年不等。此后病害趋于下降稳定。如果在病害高峰出现后中断感病寄主连作或进行土壤消毒,那么TAD就不会出现。关于全蚀病自然衰退的原因,有不同的假说。一般认为与土壤中的颉抗微生物有关,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ens)是重要类群,自然界中假单胞杆菌存在于土壤有机质中或含营养丰富的根系表面,细菌在根系损伤部位生长繁殖,其分泌的抗生素(吩嗪—1—羟酸)可抑制全蚀病菌。出现TAD的土壤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如果将抑菌土经热力或杀菌剂处理后,其抑菌作用消失,间接证明了病害衰退机理与生物因素有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种子 轮作 侵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