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主要发生在唐菖蒲的叶片、茎杆、花瓣上,可引起球茎腐烂。叶片感病初期出现黄至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红褐色。花瓣受害呈水渍状褐色斑点。球茎受害则外表为不规则形黑斑,中心腐烂变软。田间空气湿润时,感病茎叶上形成一层灰色霉状物。后期,叶鞘内形成一些黑色椭圆形菌核。
病原:为[BotrytisgladiolorumTimmermans],属丝孢纲、丝孢目。有性世代为[Botryotiniadraytoni(BuddinetWakef.)Seaver]。病部上的灰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
传染途径: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23℃。高湿阴冷是此病发生的必要条件。
发病条件:栽植地低洼积水、土质粘重、阳光不足、管理不善,往往加重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
①早期出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
②发病期间喷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8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②不用病区的种球。
④有轻度感病的球茎,应先浸种消毒,然后水洗,晒干,收藏。
唐菖蒲茎腐病
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植株下部组织。感病球茎出现下陷病斑。直径4毫米~6毫米。黄至黑褐色,边缘稍隆起呈溃疡状。叶基发病常有少量明显的黑斑。叶鞘感染则出现暗褐色水渍状斑纹。叶片受害则黄化凋萎。在干燥的环境中,病部腐烂干枯,在湿润的情况下,病部组织软化消失,最后仅残留维管束组织的纤维。此时茎干易被折断。
病原:为[Pseudomonasmarginata(McCulloch)Stapp],属真细菌纲、假单孢杆菌目。
发病规律:病原菌依附病残体在土壤中生活,遇适宜的环境即侵染传播。在温度高、雨水多、湿度大的情况下,发病严重。地下害虫可传播病菌。
防治方法:
1、避免在发病地区连作。进行土壤消毒。
2、选用无病种球,并用1000倍高锰酸钾液消毒。
3、发现病株及时铲除烧毁,并消毒邻近土壤。
4、收获的种球要严格挑选,淘汰病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z/hua/31/2010-06-17/102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