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仔猪饲养

仔猪阶段性疫病的防治


仔猪出生后1周~2周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死亡率占整个仔猪阶段(出生至断奶后1周~2周)的65%,而仔猪阶段的死亡率占猪一生死亡率的70%,由此可见,仔猪阶段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的重要。

1.发病与饲养管理有关。初生仔猪防寒保暖不当,极易引起仔猪感冒、拉稀,甚至死亡(如仔猪怕冷扎堆引起压死压伤等);不及时补钙和补稀盐酸可导致仔猪贫血和消化不良等。

2.仔猪的红痢、黄痢、白痢、仔猪副伤寒、水肿病等大多在此阶段发生,而发生这些病的原因大致如下:

(1)母源抗体滴度低或无母源抗体;

(2)母猪健康状况差;

(3)猪舍卫生条件差;

(4)仔猪未按有关疫病免疫程序预防接种或未进行有关的药物预防。

(5)仔猪保温抗寒工作没有做到位。

3.仔猪阶段的生长发育速度,尤其是断奶时的成活率及断奶窝重是衡量一个养猪场养殖效益的重要指标。在仔猪阶段,仔猪一旦发病,即使经治疗痊愈,对其育肥阶段的生长仍会造成很大影响,有的因此而形成僵猪。

疫病防治要分轻重缓急

1.在疫病的预防上应分出先后次序。像仔猪大肠杆菌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链球菌病、气喘病等传染病,目前大多有疫(菌)苗,要按照各自的免疫程序接种,避开免疫接种交叉应激的时间。

2.在疾病的治疗上要分轻重缓急。当传染病与普通病同时发生时,应以传染病为重;在两种传染病同时发生时,应以烈性传染病以及人畜共患病为重;在一些继发感染发生时(如流感引起的继发症),要会鉴别诊断。

猪在不同饲养阶段的疾病

猪阶段(出生至断奶后1周~2周)

这段时间是猪生长的关键时期,大多数的传染病、部分寄生虫病以及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营养缺乏症都可对仔猪构成威胁,引起发病。有许多病可导致仔猪直接死亡。

常见的有如下病种:

仔猪红痢-多发生于1周龄内幼猪。

仔猪白痢-多发于断奶前仔猪。

仔猪黄痢-多发生与1-7日龄仔猪。

仔猪水肿病-多发生于40日龄至70日龄仔猪,10日龄内乳猪很少发生,近来日龄有增大趋势。

猪瘟

从乳猪至断奶前后的仔猪均可感染,年龄越小的病猪死亡越快。

猪丹毒

多因母猪发病引起。

猪肺疫

乳猪很少发生,断奶后仔猪在流行期可感染发病。

猪链球菌病

仔猪易感性高,其中败血性常导致仔猪快速死亡。

仔猪副伤寒

多发生在2月龄至4月龄未接种疫苗的仔猪,1月龄内仔猪极少发生。

猪流感

仔猪发病率低,断奶仔猪发病率增高。

猪嗜血杆菌病

常在猪感染流感后继发。

仔猪先天性肌肉震颤本病在部分地区呈散在发生,常整窝发生。

猪口蹄疫幼猪感染后有很高的死亡率。乳猪感染本病常看不到水泡症状,常呈急性胃肠炎或心肌炎而死亡。

传染性胃肠炎对10日龄内幼猪有高致死率。

猪肺线虫病-断奶前仔猪感染可大批死亡。

猪蛔虫病-1周龄后的乳猪即可感染。

猪囊虫病-在流行区仔猪可感染,但很少出现临床症状。

仔猪贫血-是2周龄至4周龄哺乳仔猪常见多发病之一,3日龄至10日龄猪发病可突然死亡。

佝偻病(软骨病)-由于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引起,其中先天性佝偻病系由母猪营养缺乏导致仔猪胚胎期骨发育不良引起。

育肥阶段(架子猪―大猪)

育肥阶段是猪(商品猪)生长的又一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由于猪以最快速度生长,各种疫病也接踵而至。无论是常见多发的传染病、寄生虫病,还是代谢病、中毒病,都是各种规模养猪场必须重视的问题,各种防治措施必须落到实处。

仔猪阶段的常见多发病中,除了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白痢、水肿病,以及副伤寒、仔猪贫血、佝偻病外,其余大多数传染病、寄生虫病在育肥阶段均可感染,且发病率远远超出仔猪阶段,对养猪业构成极大威胁。

除仔猪阶段的常见多发病外,几乎所有的猪传染病、寄生虫病、代谢病、中毒病均可在育肥阶段感染或发病。因此每个养猪场必须制定出适合本场实际情况的疾病防治制度和措施。

1.对传染病按程序搞好免疫接种。对新购进的断奶仔猪,应认真了解其防疫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疫苗(如二联苗、三联苗)补防;对一些季节性发病的传染病,应提前一个月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对目前尚无有效疫苗的传染病,应提前15天进行药物预防。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乳猪 疫病 母猪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