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仔猪饲养

规模化养猪场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防治


在目前规模化养猪生产中,随着养猪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仔猪断奶日龄由过去的60日龄逐渐提前到35日龄或更早些,从而大大提高了母猪生产能力和固定资产利用率。然而早期断奶也给仔猪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尤以腹泻为主,严重影响仔猪后期的生长发育。据对我团8个规模养猪场的临床病例统计,腹泻病死率一般占8%~18%,高的可达30%以上,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因此,探究早期断奶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显得特别重要。

1腹泻发生的原因

1.1免疫反应抑制

早期断奶应激可降低循环抗体水平,抑制细胞免疫力,使仔猪体力弱,抗体水平降低,容易腹泻。此外,寒冷等不良的环境因素也是造成仔猪免疫力降低的原因之一。

1.2应激因素

主要来源于心理应激(母仔分开饲养)、营养应激(从母乳转为饲料)和环境应激(仔猪从适应高床产仔栏转到陌生的网上保育栏)、物理应激(仔猪的短距离抓运、惊吓等)4个方面,其中以营养应激的影响最大。

1.3消化道机能不健全

①消化酶活性降低。早期断奶不仅造成胃肠消化酶活性降低,而且胰酶严重分泌不足。据资料介绍,4周龄断奶后1周内各种消化酶活性降低到断奶前的1/3,经过1~2周后才会重新增长。这是引起仔猪断奶后消化不良、出现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消化道系统发育不成熟,消化器官不发达、容积小、机能不完善。早期断奶仔猪消化功能还不健全,缺少游离盐酸,胃底腺不发达,不适应植物性蛋白质高的饲粮,会引起胃肠机能紊乱,易导致腹泻的发生。

③有益微生物群落尚未形成及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有关资料表明,肠道内有益微生物的形成在21~27天时仅为成年猪的40%~60%,且活性低,易受损伤。相反,由于酶、胃酸分泌活动的改变,为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梭菌等的繁殖。

④胃酸分泌不足。胃蛋白酶的活性在pH值为2.0~3.0时最高。从仔猪生长发育规律看,胃pH值低于4.0时才能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使大量病原菌失活。但4~5周龄断奶的仔猪,每天分泌的胃酸等同于18~22mL盐酸,采食后的pH值可上升到4.5~5.5。因此大量未消化的饲料排入肠腔,加重小肠的负担,也使大量病原菌失活。仔猪早期断奶后,由于乳糖的消失,乳酸来源终止,而这时盐酸分泌仍然很少,饲料中蛋白质和无机阳离子结合更使酸度下降。

1.4饲料中添加药物

目前大多数养殖场都在仔猪饲料中添加一些化学药物,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但却增加了病原菌的抗药性,破坏了肠道新生微生物群落,反而增加了腹泻发生的可能。

1.5病原因素

许多细菌和病毒以及寄生虫都能造成严重的腹泻。

2预防措施

2.1合理配制仔猪日粮

①科学配制日粮。要求饲料中含有高能量、高蛋白和多种非营养性添加剂,适当降低豆类植物蛋白的比例。

②酸化。仔猪胃酸分泌不足,早期断奶仔猪无论采食何种固体饲料,胃中的pH值均会上升到5.5,由于pH值过高,使胃蛋白酶活性降低,对饲料特别是蛋白质的消化能力下降。同时大肠杆菌及其他病原菌容易生长,乳酸杆菌则生长不利,容易导致仔猪消化不良和细菌性腹泻,因此向日粮中添加有机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通常添加的有延胡索酸,剂量为1.5%~2%,柠檬酸的剂量为1%~3%。

③加酶。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弥补胰脂肪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胃蛋白酶等消化酶的不足,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消除消化不良和减少腹泻的发生。

④添加益生素。添加益生素能增强免疫机能,抑制肠道内有害微生物的繁殖,补充有益微生物群落。

⑤应用乳清粉。乳清粉主要含糖(占60%~70%)和乳清蛋白。乳糖甜度很高,很容易被仔猪消化。在早期断奶饲料中添加4%~7%的乳清粉,可使仔猪腹泻发生率降低30%。

⑥添加油脂。早期断奶仔猪对短链不饱和脂肪酸的消化率高。因此,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适量的油脂(玉米油、豆油),可提高断奶后3~4周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2.2减少断奶应激

通常在出生后7日龄开始调教训练补食,10日龄开始认槽,断奶前1周开始给母猪减料。

2.3加强常规饲养管理

对较大型养猪场建议采用SEW管理体系,较小的养猪场也应全进全出。加强人员管理,并防止鼠、野鸟等传染源的侵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清理 乳清粉 抗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