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仔猪饲养

断奶仔猪腹泻综合症的防治


随着养猪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断奶日龄越来越小,发达国家已经提前到了18~21日龄,虽然有很多优点,如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减少发病,提高生长速度等,但腹泻的发病率,却是相当高的,往往给养猪生产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且往往治疗腹泻的费用占医疗费的50%,因此有必要格外重视。

1腹泻的原因

1.1生理腹泻

仔猪消化器官机能不完善,消化系统不健全,胃酸不足。仔猪断奶后完全采用干饲料,营养供应改变,所需的胃蛋白酶、胰淀粉酶等不足,影响了对饲料的消化吸收,从而引起腹泻。

1.2营养性腹泻

1.2.1由于饲料中某些营养物质过高;如饲料中蛋白质过高。据调查统计;18~23%粗蛋白的含量可提高40%腹泻率。

1.2.2由于饲料中某些营养物质缺乏;如硒及维生素E缺乏。

1.2.3某些致敏抗原也可能引起腹泻。

1.3病原微生物性腹泻

1.3.1细菌性腹泻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感染,细菌产生的毒素使细胞分泌大量的液体进入肠道内,大肠吸收液体的能力饱和后,腹泻出现。

1.3.2病毒性腹泻如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感染。病毒侵袭细胞,使受感染的细胞死亡。随着肠绒毛细胞损害程度增加,腹泻严重性增加。发生破损后,小肠的吸收能力大幅度下降,液体排出量增加,肠内大量未被吸收的固体物质自身吸附水分,以保持肠内渗透压的平衡,从而进一步加重腹泻的危害。

1.3.3痢疾密螺旋体性腹泻病菌主要侵害大肠使大肠粘膜发生出血性症状。

1.3.4寄生虫性腹泻球虫、蛔虫等感染也可引起腹泻的发生。

1.3.5中毒性腹泻由于饲料中某些元素超标或’霉变及农药中毒等也可造成腹泻。

1.3.6应激性腹泻断奶造成母子分离,圈舍变换,温度低,湿度大,贼风侵袭,合群、转群等应激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腹泻。

2综合防治措施

2.1预防措施

2.1.1圈舍舒适、卫生、干燥。

2.1.2圈舍、用具等定期严格、彻底用消毒剂(如双链季胺盐-碘)消毒。

2.1.3疫苗接种母猪产前45d及15d各注射1次仔猪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价灭活疫苗(5mL/头)。仔猪18~20日龄免疫猪传染性胃肠类流行性腹泻二联苗,后海穴注射3mL/头。

2.1.4药物预防仔猪出生后,3日龄内肌肉注射牲血素1mL/头,5日龄、35日龄分别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以防止硒、铁不足引起的腹泻;乳猪出生后未哺乳前每头灌服硫酸庆大霉素4万IU,10~15日龄每头灌服8万IU,断奶前后各肌肉注射一次大蒜素注射液有良好效果。

2.1.5哺乳仔猪要及早补料一般5~7日龄强制开食,以利胃肠机能的发育,尽早建立消化酶系统。

2.1.6调整菌群的平衡常用乳酶生、酸化剂、有机酸等。

2.2治疗

对于断奶仔猪的腹泻,应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2.2.1细菌性腹泻大蒜素注射液,0.2mL/kg体重肌肉注射,1次/d,连用3d;或长效磺胺嘧啶钠注射液0.2mL/kg体重肌肉注射连用3d,口服环丙沙星粉。

2.2.2病毒性腹泻抗病毒(黄芪多糖)注射液0.2mL/kg体重肌肉注射,另一侧环丙沙星注射0.2mL/kg体重,1次/d,连用3d:或者川柴胡注射液(0.1mL/kg),稀释复方青霉素钠(2万IU/kg)肌肉注射,另一侧肌肉注射磺胺六甲氧嘧啶注射液0.2mL/kg,1次/d,连用3d。

2.2.3寄生虫性腹泻选用敌菌净或磺胺二甲嘧啶等效果较好。

2.2.4密螺旋体性腹泻选用痢菌净0.6mL/kg体重肌肉注射,1次/d,连用3d。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环丙沙星 病毒 母猪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