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仔猪饲养

猪传染病防治技术- 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又叫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2~3周龄仔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是排灰白色、糨糊样稀粪,有腥臭味。发病率较高,病死率较低。发生很普遍,几乎所有猪场都有本病,是危害仔猪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1.病原本病病原是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某些血清型。

2.流行特点

大肠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也经常存在于猪的肠道内,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发病。仔猪饲养管理不良,猪舍卫生不好,阴冷潮湿,气候骤变,母猪的奶汁过浓或过稀,造成抵抗力降低时,就会致病。从病猪体内排出来的大肠杆菌,其毒力增强,健康仔猪吃了病猪粪便污染的食物时,就可引起发病。因此,一窝仔猪中有一头下痢,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就很快传播。以15~20日龄的仔猪发病最多,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3.临床症状

主要症状是下痢,粪便呈灰白色或浅黄绿色,常混有黏液呈糊状,其中含有气泡,有特殊的腥臭味。在尾、肛门及其附近常黏有粪便。当细菌侵入血液时,病猪的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不佳,日渐消瘦,被毛粗乱无光,眼结膜苍白,怕冷,恶寒战栗,喜卧于垫草中,有的并发肺炎,呼吸困难有贻音,一般经过5~6天死亡,或拖延2~3周以上。病死率的高低取决于饲养管理的好坏。

4.解剖病理改变

病死猪无特殊病变。肠内有不等量的食糜与气体,肠黏膜轻度充血潮红,肠壁菲薄。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其他脏器无明显变化。

5.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解剖病理改变可做出补步诊断。

6.预防

改进母猪产前与产后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怀孕期与产后泌乳期的日粮要富含维生素与无机盐。产房应保持清洁干燥,不蓄积污水与粪尿,注意通风保暖,每周至少消毒3次。仔猪应提早开食补料,可促进仔猪消化机能的发育。本病的发生与仔猪贫血有一定关系,因为仔猪贫血必然导致抗病力下降。可给仔猪注射抗贫血药,如“右旋糖酐铁钴注射液”,此药不仅能直接预防贫血,也能间接预防仔猪白痢,提高猪场经济效益(据试验,投入1元的该药药费,净增效益54元)。

7.治疗

(1)抗生素与磺胺类疗法:强力霉素内服,每千克体重2~5毫克,每日1次;土霉素内服,土霉素1克加少许糖,溶于60毫升水中,每头每次3毫升,1日2次。

(2)呋喃类疗法:呋喃唑酮(痢特灵)内服,每千克体重20毫克,分3次投药,连用3天。

(3)大蒜疗法:大蒜500克,甘草120克,切碎后加入50度的白酒500毫升,浸泡3日,混入适量的百草霜(锅底灰,有收敛作用),和匀后,分成40剂,每头仔猪每天灌服1剂,连续灌2天即可收效,效果显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大蒜 传播 毒力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