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遗传育种

提高母猪胎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母猪的主要生产任务是繁殖仔猪,提供猪源。繁殖的目标是:增加排卵数,提高受精率,提高胚胎的着床率,减少胚胎的死亡率,分娩时生产大量均匀,健康,活泼的仔猪。

    1 增加母猪排卵数

    1.1 补饲催情

    后备母猪在配种前两周实行短期优饲(即在第一次发情后不配种,初情期后7d开始短期优饲),经产母猪断奶后至发情配种前短期优饲,饲喂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哺乳母猪料(代谢能达到1.3×10E4kJ以上,粗蛋白达到17%以上,赖氨酸达0.85%以上)自由采食,这样饲喂有两点好处,一是恢复母猪体力,二是由于饲料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是卵巢卵细胞生成的重要物质,可以促进母猪多排卵1~2枚,提高产仔数。

    1.2 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E

    维生素E:主要作用于垂体前叶,促进分泌性激素,调节性腺的发育和功能,有利于母猪的发情,排卵,受孕和胚胎着床,防止流产,提高母猪的生殖机能。向母猪日粮中补充维生素E可以增加排卵数,从而增加窝产仔数,增强仔猪的抗应激力,减少不发情母猪数。

    维生素A:以饲料和注射方式给配种前和怀孕早期的母猪补充维生素A,能改善胚胎质量,增加窝产仔数,提高仔猪出生重和断奶重。

    1.3 补硒

    母猪在配种前补硒,有利于提高窝产仔数。

    2 提高受精率

    2.1 定期检查公猪精液质量

    实行人工受精的猪每次采精后都要检查精液质量,在输精前还要检查一遍,合格方可使用,采用本交的公猪每月也要检查1~2次。后备公猪开始使用前和由非配种期转入配种期前都要检查2~3次,严格防止死精公猪配种。种公猪的疾病康复期,疫苗免疫期要慎用或停止使用。

    2.2 适时配种提高受精率

    配种应在静立反射的稳定期进行,采用两次配种法,两次间隔12~14h,本交最好在早晚进行,人工授精每次输精量30~40mL,含30~50亿精子。

    一般采取"早配老,晚配小,不老不小配中间"的原则;老龄母猪发情时,适当早配,青年母猪发情适当晚配。

    断奶后发情早的母猪其发情时间长,需晚些配种;发情晚的母猪其发情持续时间短,应早配。

    后备母猪初配日龄应在7~8月龄,体重达110~130kg,背膘厚16~18mm最适宜,最好在第二、第三情期配种,可提高受胎率和窝产仔数。

    流产的母猪和哺乳期失重过多、体况过瘦的母猪第一次发情不配种。饲养21d后第二次发情再配种,这样既可增加窝产仔数又能保护母猪的连续性生产性能。

    2.3 在母猪配种前2min,注射20单位的催产素,可提高5%~10%受胎率及增加产仔数,尤其对人工授精效果最好,这是因为催产素可刺激母猪子宫平滑肌收缩,促使精子由子宫颈向输卵管方向移动。

    3 减少胚胎死亡率

    妊娠前三周内是受精卵游离并附植于子宫的关键时期,内分泌系统处于调整状态,此时若猪发生应激会干扰内分泌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胚胎着床,增加胚胎死亡率。引起胚胎死亡的原因很多,归纳如下。

    近亲繁殖可造成胚胎死亡,应避免。繁殖障碍性疾病(细小病毒、蓝耳病、伪狂犬、乙脑、猪瘟)可造成胚胎死亡,应给种猪注射相应疫苗。

    妊娠前期尤其是配种后2~3d采食量过大或采食能量过高可造成胚胎死亡,所以在妊娠前期应使用妊娠母猪料严格限饲,并适当增加糠麸等高纤维饲料在饲粮中的比例,使妊娠母猪料的粗纤维水平达8%~10%,以防止孕猪过肥或长期便秘。

    妊娠期缺乏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可造成胚胎死亡,应饲喂全价妊娠母猪饲料。

    后备母猪繁殖期和泌乳期缺乏维生素B1会导致猪食欲减退、早产、初生仔猪四肢软弱、瘦弱、死亡率高。

    缺乏维生素B3会降低受精率,严重不足会造成卵巢中第三期卵泡数量减少,中等程度缺乏会损害胚胎发育。

    充足的维生素B12有助于维持妊娠及增加出生后第一天的仔猪成活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饲料 叶酸 间隔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