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国部分省区遇到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冰雪灾害,给水产养殖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由于长时间冰冻,导致鱼类冻死冻伤严重,体质下降,抗病能力降低。雪灾过后,天气好转,气温回升,各种生物繁殖加快,各种代谢物不断增多,危害鱼类的病菌、寄生虫将逐渐活跃。如果鱼病的预防工作稍有疏忽,极易造成疾病蔓延,给渔业生产再次造成严重损失。为此,各养殖单位(户)应做好雪灾过后的鱼病防治工作。
一、控制和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
1.清塘消毒 整修受损塘埂池坡,将塘水抽干,选择晴天中午温度高时,一般每亩1米水深放生石灰75~100千克,山茶麸50千克打碎浸水一夜后全塘均匀泼洒,也可先泼洒石灰后再泼洒茶麸,或泼洒茶麸后又泼洒生石灰,相隔3~5小时。生石灰杀死野杂鱼、病毒、细菌和寄生虫,中和酸性,释放营养素,改良底质和水质,使水体呈微碱性;而茶麸因含皂角甙毒素,一样可杀死野杂负和某些病菌寄生虫,培育水质,毒性过后,茶麸也是鱼种苗喜欢摄食的饵料。也可用漂白粉等药物消毒。同时将坍塌池埂和进排水渠等设备整修好,如果淤泥过多,应挖除一部分,淤泥厚10厘米较适宜。
2。处理冻伤冻死鱼 对冻伤鱼类及时进行治疗或起捕出售,采取有效措施恢复体质,减少死亡。及时清除底泥中埋藏的死鱼,可采用撒网检查的办法,发现后及时清除,以免破坏水质。
3.鱼体消毒 要预防冻害后水霉病、寄生虫病等病害的发生,可在水温升到5℃以上时用4%食盐水或20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洗鱼体。
4.水体消毒 当水温回升到10℃以上时要进行水体消毒,全池泼洒1克/立方米漂白粉或20~30克/立方米生石灰或0.7克/立方米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等,同时调节水体的pH值,降低水体的氨氮含量,杀灭水体中的有害病菌和寄生虫。鱼池泼药消毒要视天气、水温、鱼群活动情况安排。天气正常,水温正常,鱼群无异常可在下午3~4时泼洒药水;如果下暴雨,气压低,水温过低,缺氧浮头和鱼群有异常则不能用药,否则会恶化水体环境和加重鱼类病情,造成经济损失。
二、强化投饲增强抗病能力
1.及早开食,强化投喂 水温上升至8℃时开始投喂饲料,使鱼早开食。开食后,要多投喂蛋白质含量高的精饲料,增强体质。以利鱼早日恢复体质,增强鱼体内在抗病力。并要注意不投喂变质饲料,对饲料应注意消毒处理,坚持"四定"投饲原则,每日投喂1~2次,随水温升高,逐渐增加投喂量和投喂次数,维持鱼"八分饱",不要使鱼摄食过饱或摄食不足。
2.投喂药饵增强免疫力 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C、中草药、多糖等,以增加鱼虾免疫能力。也可用抗菌药(鱼必康、出血平等),中草药(大蒜、地锦草、马齿苋、水辣蓼等)针对不同鱼病,选用不同药物拌饵料制成药饵投喂鱼类3~5天(一个疗程),每天一次,这样较为全面、彻底,以增强鱼体抗病能力,促进健康生长,效果更佳。
3.使用微生物制剂进行生物预防 在养殖水体中泼洒有益微生物制剂,可以调节养殖环境中的微生物组成和分布,改善生态环境;在饲料中添加有益微生物制剂,可通过改变鱼类消化道中的微生态结构,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一般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应注意的是,微生物活菌制剂不可与抗生素、杀菌剂同时施用,间隔应在10天以上为好,一般先杀菌后施用微生物制剂。
三、加强池塘管理技术
1.加强巡塘管理 每天坚持早、中、晚巡塘,黎明时观察池鱼有无浮头现象;日间检查池鱼活动和吃食情况;黄昏时观察有无浮头征兆。如发现水体变色、变臭,表明水质变坏,需要及时更换新水。对已死鱼类要及时捞起,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2.加强疫病测报 提高灾后疫病防治意识,加大疫病监测力度,及时发现疫情或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并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3.加强水质管理养鱼先养水,良好的生长环境,能够大大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为了增加池水中的营养物质,使浮游生物迅速生长繁殖,给池鱼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池水透明度一定程度上反映水的肥度,可根据池水透明度灵活施放追肥或注排池水,以保证池水既肥又清新,含氧量较高,有利于鱼类的摄食和生长。池水水量也不是一成不变。养殖初期,池水不宜太深,应控制在1~1.5米,以后通过补水,使水深保持在2.5米左右。也可以在中午开动增氧机2小时,通过增氧机叶轮运动将上层溶氧饱和水体带到底层,而将底层淤泥杂质带上表层来,通过光照分解淡化毒物,使溶氧分布均匀。最后每15~20天亩施生石灰20千克化水全塘均匀泼洒,以调节酸碱度,使水质呈微碱性,为鱼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c/yu/12/2009-07-07/31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