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植物保护

2015年全国小麦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4 月8~10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山东泰安市召开了全国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来自全国小麦主产省(区、市)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植保、气象科研部门专家,在充分交流和研讨小麦病虫害发生基数、小麦品种布局及生长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天气趋势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5年 全国小麦中后期病虫总体呈重发态势,程度重于上年和常年,小麦赤霉病、穗期蚜虫大发生态势明显。

一、发生趋势

(一)发生种类和面积

小麦中后期病虫以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叶锈病、纹枯病和蚜虫、吸浆虫、麦蜘蛛为主,叶枯病、根腐病、全蚀病、黑穗病、病毒病、胞囊线虫病、地下害虫、一代粘虫、灰飞虱、麦叶蜂、麦茎蜂、蝗虫等在局部地区会造成一定危害。预计2015年全国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发生约6.9亿亩,占全生育期发生面积的7成多,其中,病害发生3.3亿亩次,虫害发生3.6亿亩次。各病虫发生面积见下表。

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和区域

病虫种类

发生面积(万亩次)

未来重点发生区域

目前

未来

合计

病害

赤霉病

零星

10000

10000

西南东部、长江中下游、江汉、江淮、黄淮

条锈病

918

2082

3000

西南东部、江汉、江淮、黄淮、华北南部、西北东南部、新疆沿天山麦区

白粉病

800

7200

8000

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西北

纹枯病

9300

5200

14500

黄淮、华北南部

叶锈病

70

3080

3150

江淮、黄淮、华北、西北

其他病害

430

5420

5850

大部麦区

小计

11518

32982

44500

`

虫害

蚜虫

5600

19900

25500

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北

麦蜘蛛

5400

3700

9100

黄淮北部、华北、西北

吸浆虫

50

2950

3000

华北、黄淮、西北

地下害虫

1500

4500

6000

华北、黄淮、西北

一代粘虫

零星

1000

1000

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

其他虫害

770

4230

5000

北方大部麦区

小计

13320

36280

49600

`

合 计

24838

69262

94100

`

(二)发生程度和发生期

赤霉病、蚜虫呈大发生态势,条锈病、纹枯病在部分地区偏重发生,白粉病、吸浆虫、麦蜘蛛中等发生。小麦主产区中后期病虫害流行和为害盛期为4月中旬至5月底。

1. 小麦病害

赤霉病 重于上年和常年。其中,湖北江汉平原和鄂东、安徽沿淮、江苏南部和沿江、浙江北部、上海沿海大流行,长江中下游其他麦区、河南南部和北部灌区、四川盆地东部和北部、重庆偏重流行,山东中西部、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陕西南部及关中川道区、新疆伊犁河谷中等流行。小麦扬花初期为药剂预防适期,长江流域为4月中下旬,黄淮为4月底至5月中旬。

条锈病 接近上年,轻于常年。其中,湖北江汉平原和汉江沿岸、四川盆地西北部沿江沿河、陕西南部和关中西部、甘肃天水渭河以南和高山晚熟麦区、新疆伊犁河谷和塔额盆地偏重流行,西南和甘肃其他地区、河南南部、安徽沿江、宁夏南部、青海东部中等流行,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南部和胶东半岛、新疆大部偏轻以下程度发生。流行盛期,西南地区东部、湖北、安徽、陕西南部为4月中、下旬,甘肃南部、黄淮、华北南部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甘肃陇东、宁夏、新疆为5月中旬至6月中旬,甘肃陇中和青海春麦区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

白粉病 接近上年,轻于常年。其中,河南北部和东部、山东西南部、山西南部偏重发生,黄淮和华北的其他麦区、西南、江淮、甘肃东南部、宁夏、新疆伊犁和塔额盆地中等发生,其他麦区偏轻发生。发生盛期,西南麦区和湖北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黄淮麦区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华北和西北麦区为5月份。

纹枯病 重于上年和常年。其中,湖北、安徽、河南偏重发生,江淮和黄淮的其他麦区、华北南部中等发生,长江中下游麦区偏轻发生。发生盛期,江淮南部目前已开始侵茎,黄淮海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

2. 小麦虫害

蚜虫 重于上年和常年。其中,河北、山东、河南沿黄灌区、安徽沿淮和淮北大发生,华北和黄淮的其他麦区、江淮、宁夏偏重发生,西南、江汉、长江中下游和西北大部中等发生。穗期达危害盛期,其中,西南、江汉、长江中下游为4月中下旬,江淮和黄淮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华北和西北冬麦区为5月上旬至6月上旬,西北春麦区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资讯 小麦 条锈病 品种 白粉病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