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华南、江南晚稻正处于分蘖期,江南一季中稻和东北单季稻处于灌浆乳熟期,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稻处于孕穗至抽穗扬花期。田间病虫害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中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发生程度重于上年,稻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发生程度轻于上年。预计下阶段“两迁”害虫、稻瘟病、稻纹枯病等病虫害重发风险仍然较大。各地需高度重视,加强监测预警,实施分类指导,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病虫危害。
一、当前水稻病虫发生动态
1.“两迁”害虫总体中等,局部偏重发生。
稻飞虱在华南、西南、江南中稻区总体中等,局部偏重发生,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稻区偏轻至中等发生,发生程度轻于上年同期。累计发生面积1.88亿亩次,同比减少3.6%。受近期降雨偏多影响,江南稻区监测到较大诱虫峰,福建中北部、江西南部、湖南西南部多地单灯单日诱虫量超千头,福建霞浦最高3万多头。田间虫量总体少于上年同期,江南、西南中稻区平均百丛虫量在300-1000头,部分地区1500-3000头;华南、江南晚稻和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稻百丛虫量在100-500头,部分地区1000-2000头。短翅型成虫数量偏高,江南中稻区百丛虫量一般在20-40头,部分地区50-70头,浙江松阳高达124头;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稻区观测圃一般在10-20头,占成虫比例的50%-80%,属近年来偏高年份。
稻纵卷叶螟在西南、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总体中等发生,其中,江南南部、西南东部局部偏重发生,发生程度重于上年,接近常年,累计发生面积1.43万亩,同比增加4.1%。当前,田间蛾、卵、幼虫共存,世代重叠严重。华南、西南、江南中稻区亩蛾量一般在50-500头,部分地区600-1000头;亩幼虫量一般在2000-9000头,部分地区3-4万头,高于上年同期;田间危害重于上年,卷叶率一般2%-9%。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稻区田间虫卵量略低于上年同期,为害造成的卷叶率一般低于1%。
2.钻蛀性螟虫发生较为平稳,发生程度略重于上年同期。
二化螟在江南和长江中游稻区总体中等发生,略重于上年,累计发生面积1.53亿亩次,与上年同期相当。当前,江南、长江中游稻区二化螟陆续进入三代幼虫为害期,田间亩幼虫量一般在200-1600头,中稻区枯心率、白穗率一般低于1.2%,单季晚稻区枯鞘株率一般低于3%。三化螟在华南、西南稻区偏轻发生,轻于上年同期,累计发生面积951万亩,同比减少19%。大螟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回升态势明显,江苏局部列2001年以来1-3位,上海大螟发生面积已超过种植面积50%。
3.水稻流行性病害扩展速度快,重于上年同期。
稻瘟病在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总体中等发生,重于上年同期,东北稻区偏轻发生,轻于上年,累计发生面积3717万亩,同比增加17.7%。江南稻区中稻病叶率一般在1%-5%,江西丰城、吉安、南城等地较高,病叶率为10.8%-33.4%,严重田块已经“坐蔸”;病穗率一般低于5%。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稻病叶率一般低于3%,但局部防治不力田块病叶率高达30%-60%,明显重于常年,江苏、浙江大部地区为近十年来最重。华南、江南双季晚稻稻瘟病扩展速度较快,病叶率一般在0.5%-3%,部分地区10%-15%。
纹枯病在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中等至偏重发生,明显重于上年同期,累计发生面积1.93亿亩次,同比增加6.4%。据调度,江南中稻区纹枯病病情基本稳定,总体偏重发生,病丛率一般在20%-50%,较上年同期偏高5%左右,高的田块病丛率达100%。受近期降水偏多影响,江南晚稻、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稻区纹枯病扩展迅速,其中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稻病丛率一般在25%-45%,局部属2007年来最重;江南晚稻病丛率一般在5%-20%。
4.水稻病毒病总体偏轻发生,局部发生较重,轻于上年。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西南和江南稻区轻发生,轻于近两年,累计发生面积83.81万亩,同比减少40.4%。各地病丛率一般低于3%,广西中部、云南西南部、江西南部局部田块较高,病丛率为10%-20%,江西莲花最高达48%。由灰飞虱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总体轻发生,但河南沿黄稻区局部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较重。
二、下阶段发生趋势
据国家气象中心预报,未来十天,江南北部和长江中游降雨偏多,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对“两迁”害虫的发生繁殖和稻瘟病、稻纹枯病等病害的流行非常有利。结合当前病虫害发生基数分析,预计下阶段稻飞虱在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仍将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稻纵卷叶螟在江南稻区偏重发生,华南、长江中下游稻区总体中等,局部偏重发生;二化螟在江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稻瘟病在江南、西南、长江中下游稻区将中等发生,局部老病区及感病品种将偏重流行;纹枯病在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将偏重至大发生;稻曲病在江南、长江中下游晚稻区将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江南晚稻区将陆续显症,总体轻发生。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zw/2014-8-28/zb_224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