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只要根据所选菌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管理,就不会出现生理性病害,发生侵染性病害,要按照无公害要求实施用药,以防为主,千万不要随便用药,
长腿菇、不开伞 这是典型的缺氧症状,尤其是采用半地下菇棚栽培时,该现象发生普遍,使菇品质量严重下降,影响生产效益:解决办法:加强通风管理,低温季节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时打开通风口及门口,连片菇棚集中栽培时,可予强制性通风,3天左右即可恢复正常生长,不要用任何药物。
攥拳菇、菌褶外翻 该现象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引进的菌种未经脱毒处理,自身携带某些不明病毒病菌;二是该品种菌株不适应低温出菇。受低温刺激而呈攥拳状;三是在基料内加入了不明成分的药物,或在处理菇棚时或在管理中使用了某些敏感药物,导致子实体中毒。发生该种情况时,应分析自身生产操作过程,如属于菌种问题;则无药可施,只能接受教训,以防再次引进带毒菌种;如属低温原因时,可想法提高棚温,或待气温回升再出菇。药物中毒时,应根据药物品种实施补救,轻度发生时,喷施三维精素溶液可有缓解作用,并可大幅度增产。
麻边菇、瘤盖菇 这是典型的冻害症状。原因有二:一是引进的菌株不耐低温,该类菌株在5℃左右即可发生该病症;二是棚温过低,即使低温菌株也难以耐受零下的结冰环境,一般应保持在5℃以上。低温菌株保持在0℃以上即可避免该现象的发生。
黑边菇 该症状一般是菌株的遗传性状问题,目前尚无有效的补救措施,只能在引种时到可信单位引好种进行预防。
黄叶菇 表现为菌盖发黄、叶片小而薄,严重时整个菌盖表面全部变黄,最后死亡。该病症是细菌性侵染所致,不少人曾经连续使用多种药物,但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解决办法:清除所有的染病菇体,连喷2~3遍黄菇一喷灵溶液,即可得到抑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