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已过,大地回春,气温回升,万物复苏,食用菌也同其他大部分植物一样进入一年中最理想的生长期。在这一段时期里,充分合理利用自然气候条件加强对食用菌出菇期的管理,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产量,而且可以减少各类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提高整体种植效益。根据各地食用菌生产专业户的要求,我在此对我省6种常见的食用菌――平菇、双孢蘑菇、金针菇、白灵菇、杏鲍菇、香菇,春季出菇管理时应注意的关键问题做如下简要介绍。
人工增温当菇棚内温度低于8℃时,平菇生长迟缓,在4℃以下时平菇生长受到抑制。为了保证平菇的正常生长发育,菇棚内的温度最好调控在10℃~20℃,采取人工烧火或其他加温措施,但加温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一定要排出菇棚外。
合理增湿春季出菇期气温在10℃~25℃,适宜平菇生长,增加环境空气相对湿度85%左右,减少阳光直射,防止春末气温陡然升高形成高温高湿的出菇环境。根据气温的变化每天喷水1~3次,以保证菇棚内的湿度。但不宜喷水过多,菇棚内的空气湿度不宜超过95%。
加强通风菇棚通风和保温相互矛盾,温度低平菇不能生长,通风不良又会引起病菇、畸形菇增多,保温和通风协调管理,才能保证平菇正常生长。一般情况下气温高时多通风,气温低时少通风。
合理使用增产剂能使平菇增产的增产剂的种类很多,配制的方法也多种多样,目前市场上有不少这样的商品,有粉剂也有液体,壮菇素、增菇灵、育菇灵等,都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应用时可参照商品规定的用量使用。
及时补充菌袋水分菌袋内的培养料在出菇期因两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而使水分不断散失,当料内水分失去一半以后,就会影响正常出菇。通常在出菇两茬后,料面出现缺水症状,造成干燥、裂纹,不易形成菇蕾。这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止因缺水而不出菇,或出菇少、质量差。目前生产中常用的补水方法有浸泡补充法和压力式补水法。浸泡补充法是将配制好的营养液倒入水池或专门制作的盛水容器内,菌袋用铁条在料面上呈三角形打几个洞。注意铁条要穿透培养料,使料内能吸足水分。一般浸泡5~8小时,使菌袋吸水后的重量达到原来重量的90%左右。压力式补水法。一般用和农用喷雾器相连的平菇专用补水针,这种补水针一端呈注射用的针头状,另一端和喷雾器的出水皮管相连,将补水针插入培养料内,压动喷雾器的加压杆,这样喷雾器内盛装的营养就会在一定的压力下注射到平菇的菌袋内,起到补足水分和营养的作用,一般每袋需插3个孔左右,补水至原料重的90%。有条件时配备水泵增加水压,可以利用多头式补水器,加快补水效率。
及时采菇此期平菇生长旺盛,当菌盖与菌柄相连处出现白色绒毛状物时,应及时提前采菇。采收过迟,平菇菌肉组织老化、抵抗力降低、易破碎腐烂、质量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