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药科作物种植技术 > 甘草种植技术

甘草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盲蝽
  
  主要有牧草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等,年发生3~4代,牧草盲蝽以成虫在田内杂草、树皮裂缝内、枯枝落叶下寄主根际越冬,其他盲蝽以卵在甘草、苜蓿等寄主残枝内、树皮裂缝中越冬。各甘草产区均有分布,危害盛期为7~8月上旬,受害症状同叶蝉近似,但白色斑点较大,叶片多呈银白色失绿,常与叶蝉混合发生。栽培中应注意密度、水肥管理,防止造成暴发成灾的生境。
  
  防治方法:秋冬清除田内及周围的残枝落叶,春末及时清除杂草,同时严格水肥管理,适当疏苗使植株生长健壮,减少虫口发生。虫口过大时可用常规农药连同叶蝉1次防治。
  
  甘草豆象
  
  该虫1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甘草种籽内越冬,5月下旬开始羽化,主要取食贮藏期的甘草种子,成虫亦可取食甘草叶,当年不处理种子,越冬后被蛀率可达35%,贮藏2年后可达77.4%。
  
  防治方法:大田调查表明,5月下旬至9月下旬田间均可见到成虫,以8月上旬虫口密度最大。防治重点为结荚期(种子基地)及种子入仓期。入仓期的种子处理方便、高效,为防治危害的最佳时期,一般用磷化铝等药剂熏蒸或用甲敌粉、165粉等药剂拌种贮藏,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幼虫在枯枝内越冬。
  
  防治方法:注意做好冬前打草,消灭越冬虫源并及时清除受害植株。
  
  地下害虫
  
  除了上述的地上害虫外,现阶段的甘草生产能否迅速发展并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地下害虫的防治。除宁夏胭珠蚧外,出苗阶段尚有蝼蛄、何氏东方螯甲,成株期主要有黑皱鳃金龟子、黄褐异丽金龟、金针虫、蛴螬、地老虎、拟步甲等严重危害甘草生产。
  
  野生同人工栽培的甘草在受到地下害虫危害后,损失差别较大。野生的根头距地表深,取食危害的主要部分是地下茎,危害后不定芽可迅速生长而再生,不至于全株腐烂死亡。而栽培甘草被取食危害的主要部分是根,植株幼小恢复能力弱,伴随腐烂感染,常导致全株腐烂死亡。因而人工栽培甘草1~3a生保苗困难。这是宁夏烟胭蚧、蛴螬等地下害虫危害,导致大面积栽培甘草缺苗、死亡的主要原因。
  
  防治方法:①播种前要选择地下害虫轻且不利于发生的生境、地域。②精细整地、深耕重耙,破坏其生境、杀伤虫体。③施用腐熟厩肥,防止蛴螬等被人为带入甘草田。④重视播前的催芽伴种处理,可用40%甲基异柳磷0.2%(种子重)、50%1605乳油0.2%、25%辛硫磷乳油0.1%等拌种。⑤在地下害虫虫口较大的情况下,耕地前亩喷洒2%辛硫磷粉剂5kg,亦可用甲敌粉、1605粉剂进行播前土壤处理。⑥3~5a生甘草及时采挖。
  
  为了达到无公害药材的质量标准,在距甘草采收前的45~60天内禁止喷施有毒农药或其他化学药剂,以防农药或有害重金属在甘草药材中残留超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甘草 寄主 种子 地下害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