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病防治

常见猪病防治-- 猪瘟


本病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可呈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和隐性过程。

(一)病原猪瘟病毒是黄病毒科、直径40~50纳米和有囊膜的RNA病毒。病毒可在猪肾、脾、睾丸、胎皮、骨髓、淋巴结、白细胞等原代细胞及PK15、ST等传代细胞中生长,一般不产生细胞病变或细胞病变轻微。

猪瘟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毒株的抗原性变异很大,野毒株的毒力较大差异,而抗原性与毒力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病毒在腐败动物尸体中,以骨髓中存活时间最长,可达15天。在猪肉或某些猪肉制品中可存活数月,这在流行病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脂溶剂如乙醚、氯仿等可很快杀灭病毒。作为消毒剂,2%的氢氧化钠最合适。

(二)流行特点猪是本病毒的惟一自然宿主,也是病毒的主要来源。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易感猪与感染猪的直接接触。感染猪在发病前和发病过程中,可通过口鼻和眼分泌物、尿和粪等排毒。康复猪在产生特异性抗体之前仍可排毒。强毒感染排毒时间长,排毒量大,散毒快,可引发猪群的高发病率。慢性感染则持续或间歇性排毒。妊娠母猪感染低毒力毒株后症状不易察觉,但病毒可感染子宫内胎儿,引起死胎和弱胎。由于胎儿的持续感染可造成分娩时大量散毒。部分感染胎儿外表健康,不易察觉,但极易造成散毒。这类先天性感染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尤其是在毒力较弱病毒株流行地区。

猪场暴发猪瘟的污染源最常见的是购进外表健康的感染猪、运输过程中接触病毒污染物、或运输工具被污染,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含病毒的下脚料消毒不严。

(三)临床症状猪群中出现强毒感染时,部分猪表现精神沉郁、不愿活动。强迫站立时表现弓腰或畏寒姿势,食欲下降或厌食。感染后6天内体温可高达41~42℃甚至更高,同时出现白细胞数下降。开始发热时常出现便秘,随后出现严重的灰黄色水样腹泻。早期可能出现眼结膜炎、分泌物增加并可能出现眼睑粘连。病猪畏寒,出现扎堆。少数猪可能出现抽搐。

随着病程的发展,猪群中发病数量增加。后期在猪的腹部、鼻唇部、四肢内侧及身体的末梢部位出现紫红色斑块,指压不褪色。

急性感染猪大部分在感染后10~20天死亡。亚急性感染猪症状稍轻,一般在30天内死亡。

慢性感染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表现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及白细胞减少;几周后食欲和外表出现明显的败改观,体温降至正常或稍高;第三阶段表现精神沉郁和厌食,直肠温升高,直至临死前下降。慢性感染猪发育严重迟滞,有皮肤病变,站立时常见弓腰。这类猪可能存活100天以上。

另一种类型为“后发病”型猪瘟。先天性感染的猪可能在开始的较长时间并不发病,而在几个月之后出现轻度的厌食、精神沉郁、结膜炎、皮炎、腹泻和运动障碍,体温正常。这种猪可能存活6个月以上,但最终死亡。

先天性感染可引起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及弱胎,而且弱胎可能表现震颤。子宫内感染的仔猪常有皮肤出血。新生仔猪死亡率高,但也有部分宫内感染猪能够康复。

(四)病理变化超急性型猪瘟一般没有明显的病变。急性病例淋巴结和肾脏的病变最常见,淋巴结肿大,呈周边性或弥散性出血,外观大理石样或暗红黑色。肾脏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膀胱、喉、会厌、心脏、小肠黏膜、浆膜和皮肤也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有时可见皮肤发绀。

脾脏梗死是猪瘟的特证性病变。梗死灶在脾脏的边缘呈黑色泡状,略突出脾表面,大小不一,呈单个或融合形成一梗死带。胆囊和甲状腺也可出现梗死,后者可导致坏死,继发细菌侵入后引起化脓性甲状腺炎。

盲肠、结肠及回盲口黏膜上出现轮状纤维坏死,突出于肠表面,形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纽扣状溃疡。

先天性感染引起木乃伊胎、死胎和畸形胎。死胎全身皮下水肿,腹腔和胸腔积水。畸形胎主要出现头和四肢畸形,脑、肺发育不全等。

大部分病例有脑炎变化,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小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血管袖套现象。持续性感染最明显的病变是胸腺萎缩,淋巴细胞严重缺失,外周淋巴器官生发中心消失。

(五)诊断暴发典型猪瘟时,可根据病史、流行病学和病理变化何等出初步诊断。

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免疫预防情况,近期猪只引进情况,邻近农场发病情况,人员采访及是否饲喂过下脚料等。急性猪瘟在不同年龄猪中可迅速传播,出现症状后1~2周发病率高。白细胞减少是猪瘟的一个较一致的症状。剖检时具有诊断意义的病变是淋巴结、肾脏和其他器官出血及脾梗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猪瘟 病毒 毒力 免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