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病防治

猪秋冬多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猪病的发生与流行和夏季有着明显的不同。首先由于气温的下降,病毒性疾病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如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猪瘟、猪口蹄疫等),同时由于保暖的需要,饲养密度的增加和通风不良导致呼吸道疾病的频繁发生(如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猪喘气病、蓝耳病等)。上述疾病的发生使近年来猪病流行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本文就近年来秋冬季节常发的几种主要疾病作一简单介绍。

(一)猪流感

猪流感即猪流行性感冒,是由正粘病毒科猪流感病毒(SI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疾病,临床上以发病急促、咳嗽、呼吸困难、发热、衰竭、迅速康复为特征。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对该病均易感染,传染源是病猪和带毒猪。多发于晚秋、寒冷的冬季及早春,呈地方性流行。常因气候骤变,猪舍阴暗、潮湿,猪只拥挤、营养不良,内、外寄生虫病感染而发病。如果在发病期管理不当,则易发生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等,增加猪的病死率,故应重视对此病的防治。

1.临床症状

该病发病率高,潜伏期2~7天,病程一周左右。通常在第一头病猪出现后的24小时,猪群中多数猪同时出现症状,表现为发热(40.5~41.7℃)、厌食、迟钝、挤堆、倦怠、衰竭等;有的猪还出现张口呼吸、急促和腹式呼吸等呼吸困难的表现、流鼻涕、眼结膜潮红。无并发症时,大部分病猪经过降温治疗,常于1周左右自行恢复。如病猪抵抗力降低,继发感染其他病原,如巴氏杆菌、链球菌、弓形虫、附红细胞体等,则病情加重,常导致死亡。

2.预防和控制

目前猪流感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关键是要加强饲养管理,如保温、避免贼风侵袭;提供充足洁净的饮水;注意营养平衡,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提高猪体的抵抗力。可在饲料中添加金刚烷胺、病毒唑、茶多酚等抗病毒药物及支原净、四环素类、青霉素类等抗生素或其它药物控制并发或继发感染。要预防猪流感的发生,最有效的方法是给易感猪接种流感疫苗。目前市场上的疫苗主要是含H1N1和/或H3N2的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接种后,对同一血清型的流感病毒感染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二)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以呕吐,严重腹泻,脱水致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以10日龄以下的哺乳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随年龄的增大死亡率稳步下降;其它动物对本病无易感性。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我国多流行于冬春寒冷季节。在新发病猪群,几乎全部猪均可感染发病,在老疫区则呈地方流行。

1.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很短,一般为12~18小时。2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12~24小时会出现呕吐继而出现严重的水样或糊状腹泻,粪便呈黄色,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快、恶臭、体重迅速下降,脱水明显,一般2~7天死亡,死亡率达100%;2~3周龄的仔猪,死亡率在10~80%。断乳猪感染后2天发病,表现水泻,呈喷射状,粪便呈灰色或褐色,个别猪呕吐,在5~8天后腹泻停止,死亡很少,但体重下降,常表现发育不良,成为僵猪。个别母猪与患病仔猪密切接触反复感染,会出现较为严重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不振,泌乳停止,水样腹泻,粪水呈黄绿、蛋灰或褐色,混有气泡,很少死亡。

2.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该病的关键,特别是寒冷季节,注意防寒保暖,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卫生。免疫预防也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方面。用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或灭活菌在母猪产前两个月或半个月分别免疫一次可保护仔猪。也可在每年的10~11月份对全场种猪注射传染性胃肠炎疫苗。

3.治疗

对此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旦发现本病,立即严格隔离消毒。常选用下述药物进行消毒:1%~~2%烧碱溶液、10%漂白粉溶液、10%~~20%新鲜石灰乳、10~~20%热草木灰水及0.5%~2%甲醛溶液。在患病期间大量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友情提示:使用维康质效果更佳),供给大量清洁饮水和易消化的饲料,可使较大的病猪加速恢复,减少仔猪死亡。口服四环素、氯霉素、磺胺、呋喃西林、黄连素、高锰酸钾等可防止继发感染,减轻症状。在规模较大的猪场一旦发病,经领导研究后,可对未分娩母猪及年龄较大猪进行人工感染,缩短发病时间,提高母猪初乳中的抗体水平,被动保护仔猪。不过,此法有散布强毒的危险。因此,一定要在猪场没有其他传染病的情况下,方可谨慎进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毒 母猪 免疫 口蹄疫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