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牛病防治

浅谈牛前胃疾病的中西医治疗


    牛前胃疾病是兽医临床上常见的牛瘤胃、网胃、瓣胃疾病的总称,是由于饲料加工调制不当,金属异物进入网胃,导致网胃和腹膜损伤产生炎症;或饲养管理、使役不当等原因导致胃神经兴奋性降低,胃收缩无力甚至停止,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而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多发性内科疾病。主要有前胃弛缓、瘤胃臌气、瘤胃积食、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等疾病。我们在10多年的兽医临床中,主要用"曲蘖散"加减,辅以针炙和西药进行治疗,共收治218例,其中前胃弛缓 86例(治愈86例),瘤胃臌气67例(治愈65例),瘤胃积食53例(治愈52例),创伤性网胃炎3例(治愈1例),瓣胃阻塞9例(治愈5例),总治愈率95.8%,比单纯用中药或西药治疗前胃疾病疗程短、效果好,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1 前胃疾病的主要症状

    1.1 前胃弛缓 患牛初期仅食少量粗饲料或新鲜的青草,拒食精料,反刍无力且次数减少甚至停止。瘤胃、瓣胃蠕动微弱甚至停止。左肷部平坦,触诊瘤胃松软,常出现间歇性臌气和便秘现象。病程较长者,继发胃肠炎,出现腹泻、精神沉郁、食欲废绝。

    1.2 瘤胃臌气 常因采食易发酵的饲草之后迅速发生。患牛左腹部急剧臌胀,严重者可高出背脊,表现疼痛不安,回头顾腹,后脚踢腹,急起急卧。叩诊左肷部呈现鼓音。

    1.3 瘤胃积食 常因采食大量难消化、易膨胀的草料后迅速发生。病牛采食、反刍、嗳气减少或停止,右侧横卧,回头顾腹,后脚踢腹,站立不安,瘤胃蠕动微弱或停止;左腹中下部增大,触诊坚硬或呈面团样感觉,叩诊呈浊音,有时上部有少量气体;鼻镜干燥,鼻孔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粪便稀软黑色带恶臭。

    1.4 创伤性网胃炎 病牛首先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待金属异物穿透胃壁之后,立即出现不安,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瘤胃蠕动微弱,可出现持续性中等臌气,排粪减少且干燥,"疼痛试验"阳性反应。

    1.5 瓣胃阻塞 本病的发展较慢,病牛初期多出现前胃弛缓症状。瓣胃阻塞后,瓣胃的蠕动先减弱而后停止,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反刍紊乱或停止,有时空口咀嚼和磨牙,出现脱水、鼻镜干裂。

    2 治疗方法

    治则:消食通便、止酵排气、调节体液、兴奋中枢、消除异物、抗菌消炎。

    2.1 中药治疗 "曲蘖散"加减:六曲60g,麦芽45g,山楂 45g,厚朴30g,枳壳30g,陈皮30g,青皮30g,苍术30g,甘草15g,共为末,开水冲调,候温加生菜油500ml,拌匀灌服。若积食者加大黄、芒硝;气胀者加煤油100ml;体弱久病者加当归、黄芪、党参、百术;孕牛慎用枳壳、大黄、芒硝。

    2.2 针炙治疗 针刺山根、百会、后海、脾俞、顺气、关元俞等穴位,热症急症针放舌底大脉之血。

    2.3 西药治疗 肌肉注射比赛可灵或反刍特效灵(甲硫酸新斯的明)、安乃近、青霉素,静脉注射安钠加、磺胺-6-甲氧嘧啶钠、碳酸氢钠、高渗氯化钠溶液。

    3 典型病例

    病例1:兴仁县雨樟镇一组李某家一头5岁水牯,体重约350kg,中等膘情,于2004年3月6日前来就诊。主诉:入冬以来,由于缺乏草料,一直喂苞蕉芋粉渣和熟饲料,昨天中午发病,草肚时胀时消,拉稀。查见:不反刍,体弱寒颤,鼻镜汗不成珠,瘤胃蠕动音微弱,口流清涎,耳鼻发凉,触诊瘤胃松软,体温38.5℃,脉搏60次/分,呼吸18次/分。诊为前胃弛缓。

    治疗:中药"曲蘖散"加半夏30g,砂仁45g,干姜30g,共为末,开水冲调,候温加生菜油500ml,调匀灌服,早、晚各服1次,连服3剂;同时配用针刺山根、百会、脾俞、关元俞穴位。西药用10%安钠加20ml,10%高渗氯化钠400ml,10%磺胺-6-甲氧嘧啶钠170ml,一次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拟胆碱药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10ml(规格:5ml∶5mg),1次/日。按上方法,连用2日,病牛痊愈。

    病例2:兴仁县巴铃镇东街村七组钟某家借用一头5岁黄牯耕田,体重约300kg,2000年3月20日求诊。主诉:今天早上借牛来耕田,吃草料正常,中午未休息,下午突然肚胀发病。查见:左肷部急剧膨胀并高出背脊,站立不安,呼吸急促,呈排粪姿势,触诊皮紧如鼓,采食、反刍、嗳气停止。诊为瘤胃臌气。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黄 芒硝 生菜 青霉素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