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尿素
今夏的尿素价格较往年而言是比较高的,而支撑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就是供需的紧平衡。这一供需局面的形成,一方面得益于行业整体去产能工作的不断推进,另一方面也跟国内氮肥企业转型升级、限产保价的操作息息相关。进入6月下旬,前期检修的工厂相继复产,行业整体开工率稳步提升,而需求端则出现了颓势,这使得观望气氛本就浓郁的市场,对后市的信心更加不足。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相信不少人心里都不禁想问:高价尿素,你究竟还能撑多久?
国内自成格局
先看国际方面,在出口基本无望,进口尚有可能的进出口形势下,不免有人担心进口尿素是否会对国内市场带来冲击,进口尿素的可操作性究竟如何呢?
据了解,6月份并没有太多尿素进口的消息和意愿传出,两船来自俄罗斯的进口尿素也是前期的订单,到岸价为255美元/吨,考虑到运输成本和进口关税等因素,并无太大竞争力,难以对国内市场造成影响。
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小,在进出口两难的形势下,国内尿素市场自成格局。国际尿素价格上涨,使得尿素进口的可操作性再度降低,国内市场更加独立,这有利于国内市场的稳定和调节。
供需由紧转松
把眼光放回国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厂家所仰赖的“供需紧平衡”这一利好因素逐渐弱势,价格上涨动力明显不足,在夏季用肥旺季即将到来的时间节点,市场却现颓势,“旺季不旺”难道会再度上演?
先思考一个问题:玉米夏季追肥这一传统的尿素用肥“旺”季究竟还“旺”么?首先,受玉米调减政策影响,玉米的种植面积出现大幅下降,其中东北“镰刀弯”地区下降明显,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次,因为我国取消了玉米保护价,市场运作下,玉米价格出现下滑,而农资产品的价格处于高位,两者结合之下,农民种地很难赚到钱,也就打击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最后,种肥同播技术的推广使得很多农民不再对玉米进行追肥,加之替代尿素的产品日益增多,减少了农业刚需。总体来看,农业端对尿素的需求越来越弱,难以达到对传统“旺”季的预期。
工业端的需求也在转弱。按照正常的生产周期,这个时间节点上,复合肥厂转为生产秋季肥,对尿素的需求属于周期性减弱。与此同时,环保力度再度升级。目前,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已经展开。6月24日,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环保因素对下游工厂的开工势必会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工业端对尿素的需求。
判断市场的走向,就看供需。随着前期部分工厂检修结束,行业的整体开工率得以回升。农业需求不及预期,工业需求由强转弱,开工率却悄然攀升,这推动着偏紧的供需形势正在向偏松甚至过剩过渡。
心态与价格博弈
供需的形势在变化,但对市场影响最大的还是市场信心的缺失。当前尿素的上涨动力不足,只能维持高位盘整,难免会引发“盘久必跌”的担心。
前几年,因为行业不景气,不少经销商因为提前操作赔了钱。受此影响,经销商变得小心翼翼,多随销随买,不愿意提前操作承担风险。加之当前市场变化快,后市走向越来越难以判断,且市场价格高位,增加了备肥风险,而在当前便捷的运输渠道支持下,经销商采用“随销随买”的操作也是情理之中。
观望的气氛,随销随买的操作,加上价格高位本身所具有的风险,一旦没有足够的上涨动力支撑,就极易生起看衰的心态。但是,供需形势的转变需要时间,而没有库存的现象短时间内也难以改变,上涨动力不足是事实,大幅跌落的可能基本没有也是事实,“看稳”和“看跌”都能够说得通,但这些因素都不能决定市场走向。
总而言之,虽然农业需求难达预期,但依然存在,只是强弱问题。随着夏季市场的启动,局部地区可能出现价格波动,但整体难有大幅度涨跌,想要出现大的变化,还要等到夏季追肥结束。而且,当前的价格为厂家提供了广阔的操作空间,在利好、利空因素都不多的情况下,市场更多的是心态与价格之间的博弈。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hf/2018-6-29/hf_3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