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谁为农民生产“配方肥”


□张改云

秋收结束后,山西省原平市的种粮大户刘玉才为明年粮食丰收准备肥料,带着市农业部门为他的玉米地测土后开出的“肥料配方”,先后走了好几家农资超市与农资公司,询问能否买到“配方”上的肥料,或者由农资经销商向生产厂家转达他的意图,按照“配方”为他专门生产一些“配方肥”,他可以适当地多付一些费用。但是,他得到的回答却是“不可能”。

最近一些年来,为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有越来越多的农业科研部门协助农民推广“配方施肥”,通过检测土壤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再根据所种农作物所需求的营养成分,开出所需的“肥料配方”,再让农民根据“配方”来“配方施肥”。以原平市为例,全市种植玉米面积约70万亩,其中水地面积约40万亩。其实按照这70万亩玉米来说,基本上可以开出两个“大配方”,即“水浇地玉米配方肥”与“旱地玉米配方肥”,假如肥料生产厂家能够直接通过农资部门与种粮农户对接,按照当地农业部门开出的“大配方”来直接对口生产“配方肥”,那肯定对农民、对企业都大有好处。这样一来,农民可以直接买到营养均衡的“配方肥”,厂家也有了固定客户,岂不一举两得。

在这里需要提出的是,生产出来的“配方肥”合格与否,决不能简单地由生产厂家说了算,有效成分含量是否符合所开“配方”,必须引入第三方的权威质检机构,通过检测后方可成交,农民才能用得放心。

近些年来,笔者高兴地看到,有不少化肥企业已经有针对性地生产出一些专用“复混肥料”,例如“玉米专用肥”、“小麦专用肥”等。但这些“专用肥”的配方也基本上都是氮、磷、钾比例的调整而已。就拿“玉米专用肥”来说,并没有区分夏玉米还是秋玉米,水地玉米还是旱地玉米,糯玉米还是老玉米,因此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配方肥”。

既然“配方施肥”已经成为种植业施肥的必然趋势,那么作为肥料源头的生产企业就应该早日改变营销方法,主动深入到一些产粮地区,与当地农业部门联系,按照农业部门所提供的“大配方”有针对性地生产“配方肥”。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取得经验,推而广之,使肥料生产形成一个附合市场规律和农业需求的新格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施肥 旱地 检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