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武汉市农科院水产所农产品加工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在仙桃市湖北允泰坊食品公司举行。
9月24日,武汉市农科院举办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水生蔬菜优异种质资源及新品种展示会。
“武汉市农科院派出的省级科技特派员技术过硬,接地气,用实际行动把论文写在孝感大地上,让先进技术在孝感开花结果。”近日,武汉市农科院省科技特派员孝南区服务团高级兽医师向敏、研究员汪志红、农艺师刘昔猛等,赴孝感市开展科技服务对接活动,孝感市科技局二级调研员周毓麟由衷感谢地说。
向敏对接的孝感市田园春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孝南区肖港镇,养殖肉牛400余头,肉牛繁育主要采用自然交配方式,虽可减少母牛漏配,增加生产犊牛数,但配种和产犊期无法控制,不利于计划生产。另外,其牛粪主要采用自然发酵,不能很好地清除粪便里的病原菌、虫卵等有害物质,且气温低时发酵时间长,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针对以上问题,向敏现场把脉,一是建议养殖户采用同期发情技术和人工授精技术,可使母牛配种、妊娠、分娩及犊牛培育在时间上相对集中,便于饲养管理,节约成本。二是建议牛粪发酵中增添发酵益生菌,提高发酵转化率,减少环境污染。另外,也可用牛粪养殖蚯蚓作为渔业饵料等方式来提高附加值。
刘昔猛对接的孝感市澴孝生态农业科技公司。一直想开发特色蔬菜新品种。刘昔猛从特色蔬菜的市场定位、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应用及市场销路等方面做了全方面分析,并邀请企业代表参观武汉市农科院举办的春秋两季种业博览会及种业公司产业园,通过学习借鉴寻找新的商机。
澴孝农业公司负责人张继华说:“今年试着栽培平菇,没想到被杂菌污染了。”当即,汪志红前往平菇栽培现场,查看平菇的制包装袋操作、出菇大棚等情况,询问了灭菌过程,提出要尽快清除污染菌包、撒生石灰杀菌、清理出菇棚周边环境、对出菇棚加强通风等解决方案。
汪志红对接湖北浩浩现代农林科技公司。在前期线上咨询指导技术的基础上,汪志红现场查看了大球盖菇栽培料发酵情况,提出利用果树枝条等本地丰富的农业副产品作为原料栽培大球盖菇,降低原料成本,提高收益。汪志红与浩浩农林公司负责人商定,帮助其设计筛选基于本地原料的高效新配方。
加快建设高山富硒蔬菜繁育基地
为落实武汉市结对帮扶恩施州工作任务,加快建设武汉市农科院恩施高山富硒蔬菜繁育基地,近日,蔬菜所周国林、张敏、黄兴学、董红霞一行赴恩施高山蔬菜繁育基地开展高山蔬菜育种科研,并到巴东县劝农生态农业、利川市石板岭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地开展技术服务。
武汉市农科院与恩施州农科院联合建立了60亩高繁基地,今年安排种植茄子、辣椒、鲜食玉米等400多个组合,开展高山蔬菜新品种鉴定评价,初步筛选出适合高山种植的特色优质茄子、辣椒等组合10多个;开展洪山菜薹、油菜薹、小白菜、甘蓝等品种的种植,对采收的洪山菜薹等进行现场评价,其口感清甜爽口。高山种植的洪山菜薹比武汉提早近3个月上市,仍保留了洪山菜薹的好品质,为实现菜薹的周年供应奠定了基础。此外,武汉市农科院联合武汉农业气象站,分别在武汉和恩施建立了气象观测站,开展不同海拔蔬菜绿色高效模式研究。
田间地头抗旱救灾
今年7至8月,武汉晴热高温,降雨偏少,大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旱情。8月18日,武汉市农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邵永发带领科技人员,到蔡甸区荷香源公司调研水稻、果树等长势和受旱情况。
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灾情,科技人员提出,灌溉保湿降温、给水稻叶面喷施营养剂;剪除果树上未成熟的新梢,减少水分消耗,叶面施肥和土壤肥相结合;及时补栽果苗等技术管理要点,同时加强虫害防治。
农机所指导汉南抗旱。农机所专家服务队深入汉南区东荆街农业企业,指导抗旱工作。科技人员郭翔、张唐娟来到武汉登宝隆农业,查看该公司阳光玫瑰葡萄由于高温干旱天气带来落果、灼伤情况,指导其要充分利用智能喷施装置晚间定期灌溉,做好灌溉安全、急灌等保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2-09/344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