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助力秋粮颗粒归仓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崔建玲
今年10月,在江西省南昌市恒湖农场,联合收割机开展水稻收获作业。 资料图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今夏,我国南方出现罕见高温干旱天气,北方部分地方出现洪涝灾害,但全国秋粮依然迎来了丰收。在秋粮生产全过程中,农业机械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记者从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获悉,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进入机械化主导的新阶段,全国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超过85%。预计今年水稻机收率超过94%,玉米和大豆机收率都超过80%。
为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今年秋收、秋种、秋整地任务,农业农村部以保障各类农机装备供应和精细组织调度农机作业为重点,充分发挥农机在“三秋”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努力确保秋粮丰收到手、颗粒归仓。关键做到4个字,一是足,二是通,三是保,四是好。
农机装备投入充足
今年9月下旬,全国秋粮大规模收获陆续展开。为保障高质量高效率做好秋收、秋种、秋整地机械化生产工作,9月20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做好“三秋”机械化生产工作的通知,提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以推进秋粮机收、冬小麦冬油菜机种、秋季农机整地为重点,抢前抓早制定工作方案和防灾减灾预案,借鉴推广今年“三夏”生产经验,提早做好“三秋”机械化生产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有足量的农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作业。
据介绍,今年“三秋”,全国投入农机3000万台,19.3万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活跃在生产一线,开展玉米、水稻、大豆和棉花等作物收获、冬小麦及油菜播种、秸秆还田离田、深松旋耕整地等机械化作业服务,农机装备总量充足有保障。各地精准研判机具供需缺口,做实做细农机作业服务供需对接,组织各粮食主产县提前制定工作预案,特别关注缺少机具、缺少劳动力、返乡困难的农户以及“小散偏”地块的作业需求,帮助对接农机服务组织,提前落实谁来作业、何时作业。
在江西省莲花县,20多万亩水稻迎来收获。种植户赵青云告诉记者,以前在山地的水稻,都是靠人工割稻,效率低,费人力。今年,当地成立农机共享中心,他家300亩水稻,和临近村子乡亲们一起农机作业,很快就能收割完毕。
同时,今年秋收期间,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机技术骨干进村入户,动员指导农机合作社和机手对投入作业的机具进行全面检修、调试和保养。督促农机生产、销售和维修企业提早备足机具和易损配件,积极开展送修送件到田服务,保证有效供应。及时发布机具供需、收种时间、作业进度、气象变化等信息,科学研判“三秋”期间机具本地跨出和引进数量,组织签订作业合同,促进供需平衡。
让农机和机手畅通无阻、不误农时
“你好,我们是外出作业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手,路经侯马找不到回运城的路了……”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农机驾驶操作员程金量在电话中焦急地说道。今年10月20日,程金量驾驶玉米联合收获机从山西省汾阳作业归来,准备回运城继续参加秋收作业,却遇到了困难。当晚,侯马市农机中心在接到农机户的来电后,中心负责人马向东立即带领相关站室人员来到侯马市五岔口交通检疫卡口了解有关情况,经与卡口工作人员协商,完善相关防疫手续后,亲自驾车护送程金量等两名农机户至运城界内。
统筹疫情防控与“三秋”农机化生产,向社会公布“三秋”工作咨询电话,确保防疫生产两不误,成为我国农机作业的一大亮点。农业农村部和地方农机化系统开通并向社会公布“三秋”农机保障热线电话4330个,已接听电话2万余次,为农民群众提供购机补贴、跨区通行等政策咨询服务,帮助协调对接应急作业需求,及时解决因疫情管控导致收获困难等问题,确保“三秋”机械化作业高效有序开展。各地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借鉴今年三夏期间的经验做法,开通农机绿色通道4600多条,坚决打通影响农机化生产的堵点卡点,让作业农机和机手畅通无阻,不误农时。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1-15/340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