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肖克之:希望做“中国共产党引领农民百年奋进”展览


  “在国家图书馆只能做业务工作,却不可能有机会亲手建一个图书馆,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1987年,33岁的肖克之从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善本部来到中国农业博物馆工作,至此之后,近30年的时光都奉献给了这里。

  这位原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从建设图书馆,到藏品处,然后是馆长办公室、综合办公室、社交部、陈列部,涉及博物馆的事情基本上都做了个遍。“中国农业博物馆陈列项目”是他在这里的第一个大型项目。“虽然1998年就开始提议,但直到2007年才获得资金,开始施工运作。难度最大的就是要考虑把它建成什么样的体系,才能够让观众喜欢认可,如果没人来看,博物馆就完全没有意义了。”肖克之回忆,那时一直在思考如何反映中国的农耕文化,最终想到了四个方面的支撑点,“一是育种,二是农具的发明与传承,三是水的治理与利用,四是二十四节气。”

  最终,中国农业博物馆建立了以《中华农业文明》为基本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陶中的远古农业》《青少年农业科普馆》四个专题陈列,传统农事园、现代农事园、传统农具体验区三个室外展园和三幕影院的陈列体系。“独创的‘穹幕、环幕、地幕’三幕影院,当时国际国内都没有的,放映内容是二十四节气,效果非常不错。”肖克之说,“中国农业博物馆陈列项目”完成后,每年还需推出一些临时展,丰富陈列内容。随后,他又主持策划“建党以来农村政策回顾展”“中国农业科技十年发展成就展”等临时展览。

  肖克之告诉记者,展览和陈列有很大的不同。展览是感受一种冲击力,让观众享受一种迅速的感知;陈列则是要经得起时间考验,如果没有相当积累和沉淀一定会出问题。

  2006年,忙于博物馆陈列项目同时,他还策划、主持申报“农历二十四节气”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坚持要做这件事,没想到第二年二十四节气就进入了国家非物质遗产首批名录。后来,文化部又建议申请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6年,我们申遗成功。”肖克之表示,二十四节气不仅仅只是生产季节表和社会活动聚集日,更重要的是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如今,他还有个愿望。“以农业、农村为主题的展览已经做过,但以农民为主题的展览还没做过。再过两年就是建党100周年了,希望可以做一个‘中国共产党引领农民百年奋进’展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二十四节气 办公室 积累 沉淀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