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不畅,是因为市政管线被一片周转房占压,无法进行维修和改造。而周转房的背后,又是一段“没有下文”的历史。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南三村的部分村集体土地先后被征用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华能电厂。每名劳动力给予3万元作为自谋职业的转工政策,没有真正落实拆迁安置。当时,征地单位采取权宜之计,将村民安置在临时周转房内,承诺5年内拆迁上楼。没有想到,“临时周转”竟持续了25年,至今未能得到解决。
来到这片简易排子房,巷道狭窄、路边裂开、墙皮脱落,有的房屋已经坍塌。由于周围建有粪污处理厂、水泥搅拌站,村内气味难闻、粉尘很大。
生活环境恶劣得不到妥善安置,引发村民集体访、越级访达300余次,影响了社会稳定,也严重制约了半壁店村的发展。2012年南三村历史遗留问题被北京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当年必须化解的八大信访积案之一。
面对迟迟没有“下文”的政策,南三村应如何从夹缝中突围?马乃军说:“思路就是出路,一切思路的出发点都是把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放在首位。我们将参照西店村改造的方法和经验,进一步坚持党组织引领,充分发动村民参与,以及规划先行,变现在的西店村一枝独秀为全村花开满园。”
经勘察、设计、调研,目前半壁店村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规划方案已经成型。翻开半这一规划方案: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实施南三村改造,尽显东方居住美学的魅力;建设以现代金融服务产业为主体、科技金融为核心的3个产业园区,带动产业进一步升级,打造半壁店金融村;将污水处理厂改建为全地下再生水厂,原址建设湿地水文化公园;改造热电厂为火车主题公园……三生融合、城乡融合的大美乡村已经展现在了眼前。
“要实现这些规划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付出更多。”陈洋说,“盖新房子很容易,但是筹备工作需要党总支超前谋划,周密部署,美好的生活是干出来的。”
马乃军同其他村干部一道坚持“跑”了7年。从2011年开始,半壁店村党总支、村委会为了啃下许多本不在自己职权范围的“硬骨头”,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表达诉求、邀请调研,“磨破脚板和嘴皮”才获得了今日的政策机遇。
这一切,在马乃军眼里都是值得的:“让身处夹缝的村庄腾飞发展,离不开村干部的信念和坚持。未来,让半壁店这个城乡结合部的‘四无’村走向全面振兴,要培养更多能坚持、有理想、善管理的好干部,跑好乡村振兴的接力赛!”
改造后的通惠河畔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资料图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1-17/339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