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更要让消费者买得到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全链条调动精准保供
梁丹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湖北武汉按下了“暂停键”,一边是餐饮消费骤降,另一边是小包装米面油肉奶等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武汉市场上,大米、面粉、面条、小包装生鲜肉等购买需求达到往年同期的2-3倍,渠道前所未有地集中在大型商超和各大电商平台,粮油食品市场出现了急剧的临时性供需失衡。武汉是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重仓布局保障的市场之一。在非常时期,克服种种困难,迅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剧烈变化,让老百姓能够买得到、不涨价,成了摆在中粮面前的一道考题。
“知道需求在哪里,就能及时满足”
凭借多年的从业经验,中粮肉食华中区武汉市中百仓储常青联营店店长代立和同事提前把货备得特别充足。不出所料,春节期间,店里小包装生鲜肉的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一倍。如此旺销,中粮肉食所有产品价格非但没有上涨,部分产品还实施8折优惠节日价供给消费者。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期间,中粮肉食生产的“家佳康”生鲜肉支撑起了武汉市民生鲜猪肉消费的半壁江山,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对于养殖、加工、销售基地都以湖北为主的武汉中粮肉食来说,这是对整个供应链条的巨大考验。
中粮肉食副总经理兼生鲜制品部总经理朱龙虎说,以往工作到年三十,大年初三上半天班、初五开工,今年年初三就正常复工。
平时中粮肉食在武汉的50多家门店由200多位导购员负责日常运维,但这个春节能够到岗的只有80多位。服务消费者的同时,还要将市场一手信息及时准确反馈到上游。
在武汉,中粮肉食有自己的养殖基地,原料有所保证,但长期持续供应仍有缺口。中粮肉食不断与各地沟通协调,大年初七,江苏东台工厂首批复工,在保障华东区域供应的基础上,专门调配了一部分产能支持湖北地区的供应。接下来,中粮肉食又做好了从吉林和内蒙古自有养殖基地调运产品补充武汉和湖北市场的准备。
与产供销都以武汉当地为主的中粮肉食相比,要做到不断供、不涨价,在中粮米面油等产业链条上,需要调配联动的环节更多。疫情发生之后,中粮集团每天发往湖北的大米超过200吨、面粉面条约50吨、食用油约300吨。根据湖北省小包装油年消费量测算,这300吨食用油占当期市场消费量的23%左右,200多吨大米是平时供货量的2倍多。
“加大供应量实际上填补了疫情可能造成的渠道短期缺货,非常时期我们要让老百姓能够买得到。”中粮粮谷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徐跃峰说。
像代立一样春节期间坚守在终端一线的中粮导购员,在全国超过2200名。此外,还有超过800个一线销售团队、900多家核心经销商、30多家中转仓联接起近9000家门店,一手信息既准确又迅速地汇总到中粮指挥调度中心。武汉各大商超零售系统的售价、库存、当日的销量,与中粮各个业务管理总部零售信息系统也能实现随时对接。“我们对核心经销商的库存和市场价格进行监控,覆盖地级市和重点县级市场,知道需求在哪里,就能及时满足。”中粮福临门营销公司总经理助理兼销售管理部总经理岳登荣表示。
“最迫切的时候用快递送货保证供应”
湖北地区暂时无法开机生产,就调用工厂、中转仓库存,周边区域农粮加工类企业提前复工,增强备货、发运力度。中粮集团保障供应部总监陈刚介绍,为了防止个别零售商或批发商哄抬物价,中粮协调全国经销商的力量,以其库存作为蓄水池来平衡物价。
宅家久了,面粉、面条成了热销品。为了满足短时间内爆发的市场需求,中粮陆续从河南郑州、安徽巢湖等周边工厂紧急调运面粉、面条,一改以往的物流模式,让这些物资直接“坐”上了火车保供专列,然后再组织武汉当地中转仓的员工用汽车转运,送到各个零售终端。为了保障浙江疫情严重的温州、台州和宁波三个城市不断供,最迫切的时候,甚至以快递的形式来送货,虽然付出了数倍的物流成本,但是确保了当地的商品供应。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20-03-11/344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