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春耕春管期间全国农田土壤墒情


据近期监测结果,全国土壤墒情总体适宜,利于冬小麦、油菜等作物生长。北方冬麦区大部墒情适宜,陕西渭北墒情不足,应因墒因苗抓好分类管理,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大力推广小麦全程节水。东北西部可能发生春旱,东部和南部局地可能发生春涝,华北北部和西北春播区墒情好于常年,应做好探墒适墒播种,配套保水保墒措施。南方四川南部、云南中部部分地区墒情不足,局地干旱,应做好覆盖保墒,能灌尽灌。江南西南部、华南中部和北部、江淮降水偏多,墒情过多,局地渍涝,后期江汉江淮江南可能出现持续性阴雨寡照,应及时清沟理墒,排涝降渍。

一、东北大部积雪覆盖,西部可能春旱,东部和南部局地春涝发生几率较大。东北当前正处于封冻期,大部地区积雪覆盖,尤其是受2月中下旬大雪天气影响,积雪厚度5-30cm。当前墒情适宜耕地占88%,土壤相对含水量60%-80%;墒情不足耕地占7%,主要分布在黑龙江西部、辽宁西部和内蒙古东部,封冻前普遍墒情不足,入冬以来降水少,发生春旱可能性较大;黑龙江东部、辽宁南部、吉林东南部、内蒙古局地积雪厚度达12-45cm,可能出现春涝,约占东北总耕地面积的5%。

据气象预测,3-5月东北大部气温较常年偏高,起伏较大,降水接近常年,利于土壤化冻、备耕整地和春播,应适时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一是墒情适宜地区及时春播整地,适时抢墒播种,科学施肥。合理轮作,种养结合。二是墒情不足地区提前做好抗旱准备,积极推广“坐水种”、保水剂伴肥拌种、浅埋滴灌等技术措施。三是可能发生内涝地块,提早耙雪促化、顶凌翻耕、排涝散墒,整地以翻为主,翻耙结合,降墒提温。

二、华北黄淮麦田墒情总体适宜,应因墒因苗抓好水肥调控,地下水超采区推广小麦全程节水。去年麦播以来,大部气温偏高,入冬后降水偏多,目前墒情适宜麦田占94%,土壤相对含水量65%-85%。冬小麦苗情好于常年。墒情不足麦田占6%,主要分布在河南南部和山东东部,麦田土壤相对含水量54%-61%。

据气象预测,3-5月华北大部气温偏高1-2℃,大部分冬麦区降水偏多1-5成。近期,气温回升较快,小麦陆续开始返青、起身,要因墒因苗抓好田间管理。灌区麦田三类苗及早中耕划锄,提温保墒。起身期春灌第1水,拔节后期-孕穗期春灌第2水。对浇过越冬水、苗情较好的一二类苗,在起身-拔节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时及时灌溉。旺苗田在返青期碾压或深锄断根,抑制分蘖;起身初期化学调控,预防倒伏;拔节中后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补灌。大力推广测墒节灌和冬小麦全程节水技术,畦灌每次灌水40-60 m3,喷灌每次灌水20-30 m3旱地麦田及时中耕镇压,提墒防旱,趁墒追肥,促根增蘖。春季气温变化大,拔节期应注意预防倒春寒,小麦开花灌浆期出现干热风的可能性较大,中后期应抓好“一喷三防”。黄淮麦区如开花期遇低温阴雨,应做好赤霉病防治。北部春播区做好备耕,合理调整种植结构,积极推行膜下滴灌、浅埋滴灌、覆盖保墒等抗旱节水措施。

三、西北墒情大部适宜,冬麦区应抓好田间管理,春播地应做好覆盖保墒。去年秋播以来,西北大部降水较常年偏多2-8成,气温偏高1--2℃。目前墒情适宜麦田占85%,土壤相对含水量65%-80%,墒情不足麦田占15%,主要分布在陕西渭北和甘肃陇东局部。春播区大部土壤墒情适宜,甘肃陇中、宁夏中部局地土壤相对含水量52%-55%,墒情不足。

据气象预测,3-5月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2-5成,但气温比常年偏高0.5-2℃,土壤失墒加快,可能出现旱情,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抓好冬小麦田间管理。灌区做好水肥调控,墒情不足至干旱的三类苗,在起身初期和拔节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55%时灌溉2次,结合灌水亩追施尿素5-8 kg。壮苗和旺苗推迟至返青拔节期灌溉。旱区开展顶凌耙耱,雨后适时划锄。苗情较差的要及早趁墒施肥,促弱转壮;群体过大的麦田,延后至拔节期雨后追肥。适时喷施叶面肥、水溶肥及抗旱抗逆制剂,预防“倒春寒”。二是春播地适时保墒播种。适时适墒顶凌覆膜,在适宜地区采取全膜改半膜、宽膜改窄膜,推广高标准加厚地膜(厚度大于0.01mm)和全生物降解地膜,配套深松蓄水、探墒沟播和保水剂伴肥底施等技术措施,保墒增温,适时春播。三是旱区果园大力推广集雨补灌。积极应用新型软体窖(池)有效集蓄春季雨水,配套注水枪等便携式补灌设备,补浇关键水,抗旱增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墒情 降水 干旱 冬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