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水乡的“闸”


    □丁东

    家乡是水乡。水乡低洼,水乡水多,水乡多雨,水网密布。一个县级市,999平方公里,竟流淌着大大小小一万余条河流。纵横的河道间,是一片片连成一体的庄稼与农舍,再有池塘如镜,镶嵌其中。稻田、菜地、果园、流水、小桥、绿树和村道……构成了一幅光鲜、丰盈、梦幻的江南水乡图。

    有水的感觉,是一种生命的感觉。因为水,孕育了一个鱼米之乡,滋润了一片富庶之地。但水多了,溢了,未必是好事。水乡降雨量多,年均1500毫米,倘如按月、按季分布,雨水入河,河水入江,江水入海,保准太平,福祉绵长。雨后,该生长的生长,该茂盛的茂盛,阳光和花朵,在眼睛里盛开。倘若集中在一天或数日内倾盆而泄,降下一月或一季的雨量,河水泛滥,一片泽国,分不清哪是田、哪是路,百姓难免遭殃。屋漏了,墙倒了,庄稼被淹了,生计就成了问题。

    江南水乡,水患无情。如何治水?自然离不开水闸。最早的水闸,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水德含和,变通在我”,水闸的主要功能在于“引”“排”二字。内河水位低了,把江水“引进来”;内河水位高了,把河水“排”出去,既利于灌溉,又利于排涝。

    家乡水闸的建设,从解放后开始,一直就没有停歇过。要么新建,要么重建,一代一代,越建越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乡十多万父老乡亲,开挖出了直达长江、贯通境内的7条干河。为控制水势,在干河的入江口,分别建了7座水闸。建闸没有机械设备,全凭人拉肩扛的蛮力。家乡第一代水闸,借潮汐引排水。时辰到了,七八个闸工喊着号子,把沉重的闸门一次次升起来,又一次次放下去。

    上世纪70年代末,家乡建了第一座机械水闸——十一圩节制闸。自此,机械替换了人力。由于建于60年代初的朝东圩港节制闸老化严重,功能发挥力不从心。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全市年财政收入只有一个多亿的情况下,父母官拿出2500多万元,拆除老闸,重建水利枢纽,足见其治水的决心、眼光和魄力。也正是这种敢于担当、造福百姓的拼劲和豪情,塑造了一种城市精神,成就了一个文明典型。历经数十年的发展,至今,家乡建成了市级河道入江口及支河闸43座,圩区闸299座。其中最豪华、最气派的,要数投资1.5亿、建于9年前的走马塘江边枢纽,其独特的造型,雄伟的气势,成了长江边一道亮丽的风景,守护着太湖流域西北部片区的水安全。

    “闸锁千秋,身系万家”,大小342座水闸,每一座皆是风景,每一座都有生命。它们在各自的地盘,把河水控制得服服帖帖。同时,又以不同的方式,诉说着水乡的昨天和今天,推进水乡高质量演进。现如今,水乡再无水患之虞。田野的庄稼,随着四季的更迭在不断地变化着;工厂的机器,随着年轮的叠加在不停地开动着。水乡盛世太平,繁荣兴旺,米香、鱼香、果香、菜香、花香……融合在一起,浓得化不开;机器声、汽笛声、车轮声、吆喝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听来惹人醉。百姓尽享安居乐业的生活。

    所谓“司启闭者亦必有官,备蓄泄者亦必有人”。建了水闸,自然少不了守闸工。守闸工一代一代,远离繁华,在星月、花树的陪伴下,守护着一座座“生命之闸”。只是,“守闸工”的人数越来越少。因为闸门的开启,大多远程控制了。他们干什么呢?河畔、水岸、江边,他们身着绿马甲、头戴红帽子,捡垃圾,捞水草……一个个俨然成了“民间河长”、“河管员”及保洁员。也许,对于水与生命的关系,他们的体验,更深刻、更透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雨量 雨水 年轮 排水
上一篇 : 一个人的春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