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三合镇的绿色养猪样本


    9月底,湖北省孝感市环保局披露:在省第五环保督察组对孝感进行环保督察中,共受理投诉畜禽养殖业污染的信访件49件,占比达22%,养殖业污染已成为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环境问题。

    如何既守护青山绿水,又发展养殖产业?

    在教感市下辖的应城市养猪大镇三合镇,养殖户们因地制宜采取深度污水系统、多级沉淀、修建积淀池等多种方法解决污染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合镇的生猪养殖产业始于1995年,历经23年的发展,截至目前共有大小型养猪场25家,年存栏量超过5万头,2017年实现产值8600余万元。

    “三合镇山水相间,为生猪养殖提供了先天优势。”应城市畜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靠山人稀林密,异味影响小;靠河取水方便,生猪粪便可以沿河流走。正是这样的自然环境,使三合镇的生猪养殖产业蓬勃发展。但久而久之,三合镇的环境也遭到破坏,到处臭气熏天、污水横流。

    这几年,环保风暴来袭,三合镇迅速行动整治养殖业污染问题,多家养殖大户纷纷斥重金整治污染。

    在润和养殖场,使用生猪异味发酵床进行污染整治,这是农业农村部重点推广的新型环保生猪养殖治污模式。该设施将养猪场废弃物收集,通过发酵床里的菌种发酵转化为有机肥,最终还田。“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和核算,每年每头猪的治污成本仅17元。”该养殖场负责人李先超表示。

    天棚野猪场运用多级沉淀技术,整个流程包括“集粪池、固液分离机、厌氧、生化、沉淀、脱色消毒、氧化塘工艺”等步骤,处理后的固体废物成为有机肥原材料,液体废物用于农田灌溉,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综合利用。

    污染问题解决了,养猪怎样赚钱呢?“以前也走过一段弯路,让猪多吃少动快出栏,但猪肉品质跟不上,卖不出好价钱。”天棚野猪场的创始人万小涛说。走进他的野猪场,水清林密、空气新鲜,断奶后的猪崽在此放养,每日运动健身、减脂增肌,饲料则以野生植物为主,出栏时间比传统圈养方式延长三四个月。

    “慢”生长、纯“野”味,看上去费力不讨好的养殖方式却让天棚猪肉深受市场欢迎,一个季度的销售额就能突破百万元。目前,万小涛已在武汉开设3家“膳美人家”野猪专营店,并提供“私人订制”服务。

    打绿色牌,走生态路。在三合镇,越来越多的养殖户走上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之路。

    赵峰郑毅王亚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发酵 沉淀 处理 猪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