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任由这种杂草泛滥,稻田将大幅减产!


  近年来,全世界的水稻田中陆续出现了“山寨版”水稻,它们会直接导致稻田减产,品质下降,人称“鬼稻”。

  如果任由它们“嚣张”,我们今后可能很难吃到好吃的白米饭了。直至目前,人类还没有想出特别有效的应对策略。

  

 

  在科学界,“鬼稻”叫杂草稻,并被定性为田间的恶性杂草。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樊龙江教授团队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陆永良研究员等科研人员,通过基因组重测序及其群体遗传学分析,他们的研究成果显示——“杂草稻通过基因组变异去驯化并适应环境”。

  “拟态”潜伏田间,与水稻争阳光、争水、争养分在田间,杂草稻是一枚可以“打满分”的“潜伏者”。鬼稻之“鬼”,防不胜防。

  杂草稻会“拟态”

  从苗期开始,杂草稻就与栽培水稻一同拔节长叶,外形上极难区分。直到结穗之后,拨开稍有色素沉着的稻壳,露出棕褐色的米粒,才能判断这是杂草稻。这时识别,为时已晚。

  杂草稻会休眠

  水稻长,它也长;水稻不长,它也不长;如果一块地改种玉米,种子就在土壤中休眠;隔两年后灌水种了水稻,杂草稻又会“复活”。据介绍,杂草稻的种子可以休眠10年。可以说,它们完全是冲着栽培稻来的。

  杂草稻会落粒

  常规的栽培稻为了便于人类收割,稻谷成熟后仍然挂在枝头,不会落入土中。而杂草稻不这么干,它成熟后很快就落粒,“潜”入土中,隐蔽得很好。

  杂草稻已经成为全球稻田的疾患

  如此“聪明”的捣乱分子出现在田间,严重影响着水稻产量与品质。而且,它们的米粒口感坚硬粗糙,如果收割时混入了这样的“假”米,农民就卖不出好价钱。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邱杰博士介绍,目前,杂草稻已成为全球稻田的疾患,在东南亚、南美洲等稻区大面积分布,我国江苏、广东、辽宁和宁夏等地已经大面积发生“污染”,已成为我国稻田杂草中除稗草外最严重的杂草之一。在江苏,它们的比例占到10%—20%。灾害严重的稻田甚至大面积绝收。

  杂草稻起源于经过人类长期驯化的栽培稻  杂草稻是怎么来的呢?众说纷纭。有人说,它们从来都是野蛮生长,是从野生水稻进化而来;也有人认为,杂草稻与目前的栽培水稻存在着遗传关系。关于杂草稻遗传及环境适应机制的研究,是一个基本的科学问题,也事关人类如何防控“鬼稻”的肆虐,维护餐桌的品质。

  科研人员从我国江苏、广东、辽宁和宁夏四地收集了155份杂草稻材料和76份当地历年栽培稻品种,对这些材料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和群体分析后,得出一项重要结论:我国杂草稻均起源于栽培稻,其中江苏、广州杂草稻起源于籼稻,而辽宁、宁夏杂草稻起源于粳稻,且4个群体的起源方式为独立去驯化起源。

  杂草稻的“前辈”正是经过人类长期驯化的栽培稻。樊龙江说,“鬼稻”有可能是不同种类的水稻品种串粉后形成的“去驯化”品种。事实上,去驯化的现象在很多动植物种都有发生,比如,家鸡变得会飞,就是家鸡“去驯化”以更加适应环境机制。

  全球科学家已联手研究对抗  “鬼稻之‘鬼’,名副其实。”樊龙江说,目前,人们只能用一些基于经验的办法阻止杂草稻的肆虐,比如收割时注意尽量减少稻谷落粒;避免不同水稻品种之间的花粉串粉;加强田间管理减少田间杂草稻种子库容等。但这些办法并非一劳永逸,甚至收效甚微。

  针对这一情况,全世界的科学家正在联合起来,组成杂草基因组国际协会组,向影响餐桌品质的杂草宣战。

  目前美国国家自然基金正资助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进行一项为期2年的植物基因组比较测序计划,来研究栽培稻和杂草稻之间的分子差异,希望研究结果能帮助稻农除去这一可怕杂草。中国的科学家也将和这个课题组共同研究杂草稻进化之谜。(文章来自:人民日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驯化 品种 落粒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