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大学生就业与水库泄洪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热门话题,在老胡看来,目前大学生就像水库里的水,各方生源就像溪水一样流进水库,每年七月,水库放一次水,随着招生人数的大幅增加,大坝放水的量急剧增大。于是,人们开始担心会不会形成“水灾”?每年的这个时候,媒体就在议论着这个问题。

  1999年,国家开始了一轮高等教育的大扩招,高等教育发展的快慢也一直由中央政府掌控。到了2005年,教育部开始控制高校发展热潮的时候,各地政府并不想错过这一次难得的高等教育发展机会。历史经验证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思想解放跑得快的区域或者行业,在宏观调控时被剁了尾巴;跑得慢的就要被剁在腰上了。因此,到了2006年,前所未有的由国务院出面,主持召开的严格控制高校招生规模的会议,也就是在控制水库里流入的水。

  随后,教育部将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在“十一五”规划中的后4年的增长速度调整为5%、5%、4%、3%。这是为了消化前几年的规模增长,促进高校注重内涵建设,提高质量。当然也是担心坝里的水超量,形成水灾。金融危机之后,这种担忧就更加紧迫。

  从1999年以前的8%左右的增长速度,到1999年至2005年间25%~30%的增长速度,再到2007年以后5%的增长率,每一次这样做都有所谓专家论证其合理性,但谁都知道这样饱一顿、饥一顿不是个办法。

  一方面,这么多青年学子和在职人士想求学,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敢增加招生了!这是因为我们把高等教育之水,围在了钢筋混凝土的大坝里,有关部门专门就学生的住校问题发过文,要求大学生原则上住校,同时对学校的硬件条件更是有严苛的规定,就像是对钢筋混凝土大坝有太多的技术规范。各所大学的围墙就是个很形象的外在表现,而且这个大坝的高程很高。在水少的时候,水是稀缺资源;在库里的水过多的时候,确实有可能成为灾难。

  在老胡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长期办法就是尽量降低水库的高程,降低举办大学的门槛,使得水有更多的去处;让水尽量自然地流动,使大学的师生始终融入社会;放开发展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真正赋予人们终身学习的机会,并且通过竞争提高这一类型教育的质量。这样就把大部分大学由水库变成自然的湖泊、河流和湿地,而其能独立地对环境的变化做出自然的适应与调节。

  假如学生不用参加要命的高考,可以在一生中自由地选择求学时间,灵活申请转换学校,当大学生的就业出现问题的时候,学生可以选择先做工、再学习,或者边上学、边工作。人们选择某所学校,更多地与这个学校的教育质量有关,与它的教学条件与环境有关,而不是与它巨大的大门和林立的高楼有关。

  如果各类大学不去努力满足学生和社会需求的话,那它就生存不下去。不像现在,学校只要有上级拨付的招生计划,不论质量好坏都一样生存得很好。学校的学术和教育地位是要靠自身的竞争来获得的,而不是靠上级评比而给予的,那么大学就不是人为建造的水库,而是成了星罗密布的湖泊、河流和湿地了。

  如是的话,还怕大坝里的水形成水灾吗,还会需要控制高等教育的规模吗?还需要规定大学如此多的硬件投入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湿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