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打造西部职教基地主力军


  ———中江职中创“国重”通过专家组评估验收纪实

  9月26日,继去年成功进入全省首批示范性中职学校行列后,省级重点职中——中江职业中专学校创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正式通过专家组的评估验收。去年2月14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中江县委、县政府与德阳现代教育集团签订合作协议,中江职中开始采用新体制办学。新体制注入新活力,新活力促进新发展。短短一年半时间,该校从“省重”到“省示范”、再从“省示范”到“国重”通过专家组评估验收,连升两级。

  合作:新体制注入新活力

  2006年2月14日,中江县政府授权中江县教育局与德阳现代教育集团正式签订合作创办中江职业中专学校的协议。

  协议签订后,德阳现代教育集团迅速投资7000多万元,修建新校区,添置设备设施,不到6个月时间,新校区——中江县职教中心建成办学,学校占地面积增加到1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增加到5.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增加到1亿多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增加到1100多万元,具备了能容纳学历教育1万人和年短期培训上万人次的办学能力。

  新的机制形成新的特色。中江职中坚持“以人为本、德高技精、真诚和谐、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以“服务三农,促进就业,为民惠民”为办学宗旨,以“打造西部最有影响力的职教名校,培养社会最具吸引力的实用人才”为办学目标,迅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办学机制灵活。德阳现代教育集团全额投资,政府资助230个财政编制。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结构工资制、基本经费包干制,办学条件起步高、规模大、办学积淀厚,教职工工作积极性高。

  突出服务“三农”。针对中江县作为人口大县、劳务输出大县的实际,以服务“三农”为重点,把职业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人才资本转化相结合,积极与市、县职能部门配合,实施“阳光工程”、扶贫培训、“农劳”项目培训,举办各种形式的职业技术短期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全力助推农民增收致富,学校被列为农民工培训基地单位。中江县年劳务输出40万人,学校承担了全县一半以上的新生劳动力的培训任务。

  影响范围扩大。中江职中现有各专业教学班109个,在籍学生5300余人(含校外实习880人),重点专业在校生规模都在700-1500人。专业建设企业化,按照企业标准配置设备、工位,并模拟企业化环境考核;按照企业要求增开课程,坚持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率先在全市推行“双证书、多证书”制;辐射范围扩大,吸引了大量省内外学生来校就读。学校管理及教学质量居德阳市前茅,连年获“德阳市教学工作一级学校”称号。

  联合办学增多。学校将办学触角延伸到行业、企业、高校,建立了联合办学格局。一是校政联合。与县农办、县农业局、县扶贫办、县劳动局等联合,开展各种职业技术培训。二是校企联合。与100余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进行技术、用工合作,培养师生实践能力,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三是校校联合。与四川现代科技学校、冯店职中互派师生,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四是定向招收并培养贫困地区学生。

  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块职业化(岗位化)、实训师徒化、成果产品化。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围绕岗位群确定课程模块。与台湾(中江)宏庆电子厂合作在校内建电子产品生产车间,与金启通机械厂合作,机械专业学生实训采取接件加工方式进行,变消耗性实训为生产性实训,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直接到校办企业“教学宾馆”实训。

  德育特色鲜明。坚持“品德冒尖、技能过硬”的育人理念。学生品德教育坚持“返祖”,回归到坐、立、行、言等基本的做人教育,在校两年每期一个主题,分别是:“五个学会”、“三个规范”、“四个热爱”、“三个遵守”。

  跨越:新活力促进新发展

  早在1995年,中江职中就成为省级重点职中。2006年底,该校以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配套设施、一流的管理服务、一流的毕业生待遇以及灵活的管理机制、订单培养、模块化教学等鲜明的特色,成功进入全省首批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行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务输出 转化 相结合 农民增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