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田养殖黑鱼(学名乌鳢、俗名黑鱼),能充分利用茭白田间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使茭自与黑鱼各取所需,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茭自田养黑鱼,一般每亩可产茭白8
在茭白苗移栽前10天,对虾坑进行消毒处理。新建的虾坑,一定要先用清水浸泡7天―10天后,再换新鲜的水继续浸泡7天后才能放虾,每亩可放养2厘米―3厘米的小龙虾幼
冷水茭白由于上市季节正值蔬菜淡季,价格高、效益好。据统计冷水茭白壳茭平均亩产为1000公斤,产值2500元,可获利1500元。在调整凤都镇茭白产业结构的同时,发展冷
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将茭墩挖起,用利刃顺分蘖处劈开成数小墩,每墩带匍匐茎和健壮分蘖芽4个~6个,剪去叶片,保留叶鞘长16厘米~26厘米,减少蒸发,以利提早成活,随
一、池塘选择 水源充足、无污染、排污方便、保水力强、耕层深厚、肥力中上等、面积在1亩以上的池塘均可用于种植茭白并养虾。 二、虾坑修建 沿埂内四周开
冷水茭白是指要求水库冷水灌溉的茭白类型。由于冷水茭白上市期正值蔬菜淡季,价格高,效益好,因此发展迅速,我市南山水库附近的长乐砩前村、犹家村、长乐一村等地
1、选用良种 选用从江苏省无锡引进的小蜡苔双季茭白。该品种具有早熟和适宜秋栽等特性,茭肉质地白色细嫩不易变青。 2、适时搭棚和揭膜 一般可采
近几年各地高山茭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区,因夏季气候凉爽,十分适宜茭白生长发育,可比同纬度的平原茭白提早上市20~30天,既增加秋淡蔬菜品
一、池塘选择 水源充足、无污染、排污方便、保水力强、耕层深厚、肥力中上等、面积在1亩以上的池塘均可用于种植茭白并养虾。 二、虾坑修建
在自然条件下,由于早春气温低,芽萌发迟,生长慢,浙大品种孕茭一般在5月份,产茭在5月下旬。为了提早茭白的上市期,在夏茭生产中采用大棚覆盖进行促早栽培。大棚
茭白纹枯病为菱白常见病,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形成水渍状、暗绿色至黄褐色云纹状病斑。高湿时,病部生稀疏的淡褐色菌丝体,后形成初白色、
二熟茭白分为夏秋兼用和以夏茭为主两种类型。由于它们的品种特性和栽培方法不同,故选种方法也各异。 1.夏秋兼用型的选种夏秋兼用型以无锡刘潭茭和广益茭为代表
一、盐渍半成品加工 1.原料选择。选择色白、无虫蛀、无黑心、七八成熟的茭白做原料。 2.工艺流程。去壳一剔除不合格品→一道盐渍→弃液→二道盐渍→半成品原
一、池塘选择 水源充足、无污染、排污方便、保水力强、耕层深厚、肥力中上等、面积在1亩以上的池塘均可用于种植茭白并养虾。 二、虾坑修建 沿埂内四周开
六月茭:又名河姆渡茭,该品种抗灰茭,,属早熟品种。株高2米,生长势较强,分蘖中等,灰茭少,产量高。茭肉形似梭子形,表皮光滑,肉质白嫩,品质优良。茭肉
1.西安茭白。分蘖强、长势旺,株高250-255cm。叶片长165―170cm宽4.5―5cm,叶鞘长约50cm薹管长约10cm,单茭净重70g,壳茭重90g。产品竹笋形,表皮光滑、洁白,肉
茭白寄秧是近年来茭白栽培的一项新技术,即把秋季选中的茭种在寄植一段时间,而后移栽到大田。茭白寄秧,既可以腾茬口实行轮作,又可以减少来年夏茭损失,提高秋茭
一、品种特性 浙大茭白品种是由原浙茭2号驯化选育而成,属于夏秋两熟的中熟品种,是本市主栽品种之一。夏栽,当年以发棵分蘖生产秋茭,第二年以墩苗为
1、秋茭的管理。 (1)、灌水:茭白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灌水的深度不同。萌芽期及分蘖期宜浅水,结合露田实田,有利于增加土壤温度,促进分蘖,根系深扎和发根。
河姆渡双季茭白的夏茭是茭白生产中最重要的一季,由于夏茭产量高、上市早、经济效益好,颇受茭农的重视。而夏茭产量的高低、采收时间的迟早、品质的好坏与天气原因
近年来,随着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富含纤维类的新鲜蔬菜的需求日旺。从21世纪初,浙江省桐庐县开发利用低产水稻田1333公顷
茭白是夏秋季节人们经常食用的蔬菜之一,随着茭白新品种的不断推广,从初夏到晚秋都有茭白上市供应,生产旺季往往供大于求,唯独春季供不应求,为了提早上市,提高
近年来,桐乡市一年二季茭白的产量一直稳定在3500kg/亩左右,每亩收入在3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目前推广面积已达230公顷以上。 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余姚市高山茭白采收期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此时平原无茭白采收,又是夏季蔬菜淡季,茭白销售价格看好,大力发展高山茭白是山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在生产过
茭白的主要病害有锈病、胡麻斑病和纹枯病。防治茭白病害必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实行综合治理。选留抗病品种,做好冬季清园,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人工剥除黄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