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兰州十二月十日电 (记者 刘薛梅)中科院院士、中国鱼类学会理事长曹文宣九日在兰州宣布,首次人工驯养极边扁咽齿鱼获得成功,这标志着黄河上游土著鱼种资源和水域生态保护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 生活在海拔三千米以上黄河上游宽谷河段的极边扁咽齿鱼,以前是黄河上游的绝对优势种群,也是裂腹鱼类中个体较大的鱼种,能生长到十公斤以上,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和过度捕捞,使该鱼种急剧减少,一度被认为已灭绝,逐渐稀少的土著鱼类资源不仅影响到水域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同样受到威胁。 甘肃省科技厅发布的消息说,上世纪末,甘肃水产科研人员在甘南玛曲湿地发现的极边扁咽齿鱼,采捕到几十尾后,便开始进行人工驯养和亲鱼培育。极边扁咽齿鱼生长发育慢,五至六年才能长五百克,由于该鱼种对生存环境敏感,人为过度干扰是死亡率居高的主要原因。 科研人员模拟出适宜的河道自然环境和流水池塘驯养,利用干导法开展人工授精和孵化试验,发眼胚胎率达到百分之七十六,并以卤虫无节幼体作为仔鱼的开口饵料,施以配合饲料,成功实现了极边扁咽齿鱼的人工授精和繁育。
甘肃省水产研究所目前驯养了七十多尾亲鱼,人工繁殖两万多尾幼鱼,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试验材料。同时,该所还开展了厚唇裸重唇鱼、花斑裸鲤、黄河裸裂尻鱼等土著高原鱼种的人工驯养。 以极边扁咽齿鱼为代表的黄河上游特有鱼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有较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曹文宣说:“不仅要保护和恢复黄河上游鱼类资源和水域生态,还要进一步探索规模化养殖技术,可将扁咽齿鱼发展成为甘肃的特色产业。” 甘肃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为土著鱼造就了赖以生存繁衍的自然条件,其品种繁多,资源丰富。扁咽齿鱼人工驯养的成功对有效恢复黄河土著鱼类种群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净化水质等具有重要意义,沿岸的生态环境也将得到改善。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