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主养罗非鱼池塘水质调节方法总结

零零社区网友  2009-09-26  互联网

水质是罗非鱼生长繁殖的环境,水质不好,轻则引起罗非鱼生长很慢,饵料系数上升,重则引起罗非鱼浮头、吐料,甚至大规模缺氧、中毒、死鱼。笔者走访我国几个养殖罗非鱼重镇,发现各个地区由于养殖目的的不同,导致罗非鱼放养规格、密度、模式不同,从而使得水质调节的方法不一样。笔者现将各个地区的养殖情况和水质调节方法总结如下:

  1.茂名地区

  1.1茂名地区养殖情况简介
茂名地区是我国养殖罗非鱼的重要地区,该地区罗非鱼主要供应食品加工企业做切鱼片,对罗非鱼的体形、规格、药物残留要求很严。在该地区,一般大塘养殖密度为1200—1500尾/亩,放养规格1两-3两鱼种,养殖周期5-8个月,饵料系数为1.3-2。在放到大塘之前,一般从水花到鱼种要经过两次标粗。主要混养对象:鲢、鳙和乌鳢。从养殖模式来看,有猪鱼共养和精养。

  1.2猪鱼共养情况下水质调节方法
茂名地区猪鱼共养主要在大水面,如:水库和主要养猪的养猪户。前者可以节约部分饲料,而后者主要为了处理猪粪,提高综合效益。其共同特点是:水体比较深,平均3米-5米,猪粪排入池塘而猪尿不排入池塘。此种池塘的污染来源物主要是猪粪、残饵以及鱼类代谢物。所以控制猪粪、残饵和鱼类代谢物的量是这类池塘水质调节方法的关键点。
控制猪粪的量的方法:经常开增氧机,加快整个水体营养物质的循环和猪粪发酵物质的释放;根据猪粪量的多少,控制饲料投喂,使得有足够多的罗非鱼消化掉多余的猪粪;采用高蛋白饲料投喂,但投喂量在2%罗非鱼体重以下,加快部分罗非鱼的生长速度;捕大留小,控制池塘养殖密度,加快水体物质循环和猪粪发酵物质的释放;防止缺氧,建议在养殖后期经常使用明矾、硫酸亚铁和沸石粉,降低水体COD和水体中有毒物质的积累;在南风转北风时或突然降大雨或突然降温时,水体突然变黑,罗非鱼浮头不吃料,首先停止投喂,然后全池泼洒硫酸亚铁和沸石粉,第二天慢慢增加投喂,切忌突然增加投喂,否则容易得肠炎。
控制残饵量和鱼类代谢物的方法:1.经常开动增氧机,保证水体氧气量,提高罗非鱼的摄食量和消化利用率。2.控制投喂量,一方面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让没吃饱的罗非鱼摄食残饵。3.采用饵料系数低的饲料,降低残饵的产生。4.切忌在缺氧浮头时进行投喂。

  1.3 精养情况下水质调节方法
茂名地区精养池塘也比较多,规模一般4—20亩左右,平均水深2—4米。精养池塘水质败坏的主要原因是残饵和鱼类代谢物的堆积,所以精养池塘水质控制的关键点是残饵量以及鱼类代谢物量,其主要措施如下:
防止缺氧,保持水体氧气充足,保证罗非鱼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每天投喂两次,每次间隔时间5—6小时,第一次投喂总量的60%,而且须在上午九点之后;如果下午五点之后进行投喂,一定要在晚上九点之后打开增氧机增氧;建议使用中等含量优质蛋白饲料,既保证生长速度,又可以保证水质良好;定期调水,建议在养殖后期经常使用明矾、硫酸亚铁和沸石粉,降低水体COD和水体中有毒物质的积累;在南风转北风时或突然降大雨或突然降温时,水体突然变黑,罗非鱼浮头不吃料,首先停止投喂,然后全池泼洒硫酸亚铁和沸石粉,第二天慢慢增加投喂,切忌突然增加投喂,否则容易得肠炎。

  2.福建漳州地区

  2.1漳州地区罗非鱼养殖情况
福建漳州地区也是我国重要养殖罗非鱼基地,其罗非鱼主要用于加工冻鱼片和内销,对罗非鱼的体形、规格、药物残留要求不严,由于该地区地租贵,但罗非鱼品质低,价格低廉,所以该地区罗非鱼放养密度高,普遍2500—40000尾/亩,平均水深2—4米,对饲料的饲养效果要求高,而且要求便宜。该地区放养规格偏小,一般3—5厘米 ,养殖周期一年,一般只要求养到八两上市。一般饵料系数为1.0-1.5 主要混养品种为鲢、鳙、鲤鱼、白鲳、石斑鱼。其中淡水白鲳要求六、七月上市。
  
  2.2漳州地区罗非鱼养殖水质调节方法
漳州地区由于养殖周期长,养殖密度偏高,故其水质调节的难点在于养殖后期,水体容易缺氧,主要措施如下:混养白鲳的池塘,在养殖早期采用沉性饲料投喂,投喂量按照罗非鱼体重的4%投喂;在七、八月份,采用优质蛋白浮性饲料投喂,投喂量为罗非鱼体重的3%;如果水质偏肥时,可以减少投喂甚至停喂5---7天;在养殖后期采用低蛋白饲料进行投喂,投喂量为罗非鱼体重的3%;在混养有草鱼的池塘中,应先放养大规格罗非鱼,等罗非鱼吃食正常后,才开始放养小规格草鱼,否则会出现罗非鱼生长不良的情况;平时中午多开增氧机,加快水体营养物质循环,每天投喂两次,每次间隔时间5—6小时,第一次投喂总量的60%,而且须在上午九点之后;如果下午五点之后进行投喂,一定要在晚上九点之后打开增氧机增氧。

http://farm.00-net.com/yz/sc/yu/9/2009-09-26/153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