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饲养观赏鱼的日常管理

零零社区网友  2008-09-10  互联网

鱼融水

1/困水: 如果住楼房有水箱,困3天就行了,没水箱的就要困一周左右,困水期间过滤一定要打开,让水流动,否则水面易生白膜。水要加热到30度以上再回到28度左右。可用水盆在火炉上加热,与缸中水掺和,这样省电也方便。不过加热的盆一定要干净无油。缸里有鱼后,换水用的水可从太阳能热水器获取,既可解决晾水问题,又解决存放晾水容器的问题,电热水器也是同样道理。不过,热水器一定要用过一段时间的,不然的话,新桶里的味没去完,就影响鱼的生存。

2/选 鱼: 除了品种颜色外,买鱼看眼睛和身材比例,身上有无病变,鳍是否张开,了解拟购买的鱼的习性,饲养方法等。这些都是别人讲过的,就不重述了。我补充几点:

1. 新手尽量不要买装袋子里在小推车上卖的鱼。

2. 鱼在缸里物体上摩擦身体、突然急游、窜动等,说明鱼身上有潜在的病,不要买。

3. 买鱼时将手在缸前晃一晃,鱼追逐手的影子,有反应,找食吃,不乱窜,爱游动,表明鱼没有病,食欲好,起码当时健康。

4. 捞鱼时,捞那不好逮的。跑得快说明健康,千万别因为不易逮就放棄。

5. 七彩幼鱼的体型很圆未必就好。有些是饿的,应稍椭圆,等长大了就圆了。

6. 有人说七彩、神仙等侧扁型鱼的体型太厚不好,其实厚的才健壮。

7. 另外控制购买欲望,别一见到好看的鱼就买。第一次看上的鱼,最好先别买,记住是哪家的,过两天再去。看缸里的鱼有无变化;是否有死的;是否还那么活泼;看缸里的水是否增加了颜色。有颜色,说明老板放药了。甚至去两趟,鱼仍然好好的,再买。也许别人捷足先登,也不要遗憾,好过买了有病的鱼,更遗憾。就算要买鱼了,也要装成买不买无所谓的样子,心态放松了,还能砍个好价钱。

8. 不管离家远近一定要充氧,每袋装鱼不要太多,这一点一定要坚持,有些鱼老板怕麻烦,就都装进一个袋子。一般大中型鱼每袋不超四条,最好每袋两条(小型鱼除外),水多些,能确保鱼儿的鳍、尾等不受损伤。

9. 外袋用不透明的遮光,可使鱼在回家路上不受惊吓。

10. 不管路程远近,都要加氧。

11. 托着袋比拎着袋要安全。有些塑料袋质量不好。我就干过这种傻事。再找鱼老板大家不好意思,只有自认倒霉。

另外,不要选太大或太小的鱼。太大的鱼,习惯了原来的环境,换环境不容易适应,且价钱贵,死了可惜。太小的鱼,体质弱,也难以适应被捞来捞去地换环境。应选基本长成但还属于幼鱼的鱼。

3/ 过水: 鱼买回后连袋一起泡在缸里1小时,其间每十分钟加一点缸里的水进袋,从袋中抽一点水倒掉,直到袋里的水几乎被缸里的水替代为止。最后把鱼小心捞进缸里。有人认为连袋一起沉入缸里不伤鱼,但袋里的水免不了剩有原来的水,带进病菌更不好。捞时小心,用手或大点的网就行了。沉袋无非是怕伤鱼。 如果买回的鱼是病鱼,用什么方法过水都没用,过水只是让健康的鱼适应新环境、新水质。

4/ 检疫:新买的鱼要不要检疫,要看鱼的来源,其实所谓检疫无非是隔离和加药。对隔离我是最赞成的,至于加药就不必那么着急,不知什么病,怎么加?加什么药?是药三分毒。新买的鱼,如果对原产地是否带病无把握,最好先分缸养。(入缸前做好过水工作) 不放心,放点盐,亚甲蓝或呋楠希林,这些药是没大负作用的,这也许就是简单的检疫。听说高锰酸甲破坏鱼的生殖系统,不知是否可靠,还是少用为佳。除非鱼病了,检疫时最好不用。过三两个星期甚至更长些,无问题再让其与你的鱼放在一起,放时别忘了两缸水温要一样。在隔离期间水温保持30—32度,也就是比正常稍高一点。2—3天内别喂。如一周后鱼吃食,正常,就不必下药,否则,说明此鱼来前就有病,再对症治疗也不迟。

有人问,鱼要定期检疫吗,我说大可不必。这一点,也许见仁见智,看法不同。已养熟的鱼,没病检疫它干吗?给鱼添麻烦也给自己添麻烦。鱼和人同理,人没病老吃药,真到病时就不管事儿了,抗药性就产生了。不常吃药的人有点小病顶过去,靠的是自身免疫力,实在顶不住了,吃点小药就好了。关键是

平时环镜和饮食,锻炼。鱼也一样。有人说,把鱼捞来捞去不也是锻炼吗?不,折腾它不是锻炼,而是惊吓。人一天到晚生活在恐惧中,寿命能长吗?

鱼有病多数是新鱼买回前就有病。已养熟的鱼,一般不会因水质和水温生病的,除非长时间停电或操作时失误。养熟的鱼生病,多数与食物有关,另外就是老捞来捞去折腾它们。让鱼安安静静,自在一些,注意食物洁净,鱼病的机会并不大。那么,定期检疫不就多此一举了吗?

5/ 用药: 有效的管理就是要省时,省事,省钱,鱼是供观赏的,不能今天下药明天倒缸,鱼反而受不了,有些小病,鱼自己就会治好,野生的谁给药?关键是别破坏鱼的生活规律。要顺应它,少折腾它。防病胜过治,实在不行了,也就是死马当活马治的时侯,再考虜抗生素,高锰酸甲等药,而且要隔离后单下药。平时,鱼有些擦缸,厌食,在缸里,不必捞出,下点亚甲基蓝或夫楠西林(别同时下)既无副作用又保鱼儿平安,一般鱼有些不舒服也就过去了,另外,病了先停食,饿倆天(人也一样,《红楼梦》中有此描述),鱼往往不药自愈。有人把鱼有病都归咎于体内、体外寄生虫,其实是喂食不当造成肠胃不适。

相克的药:高锰酸甲和肤腩西林不能在同一水体中使用,水会混浊,起化学反应。

不相容的鱼和药:鹦鹉鱼的鳃比较薄弱,有鹦鹉鱼的缸里千万不要放净

水王净水。或者把鹦鹉鱼请出来,或者干脆别用净水王。

盐的优劣:盐能清疮口但不能杀水中的细菌,应配合药物。盐虽然能把疮口上的细菌侵蚀掉,可是,如果不换水,原来水中的细菌还会再感染原来的疮口,甚至没病的鱼,也会因为盐把体表粘膜侵蚀了,而容易受到感染。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在给鱼治病时,发生死了一条又一条的原因。记住:用过盐以后一定要换新水。还有,把盐放水里烧开,晾凉后再将干净的盐水倒进缸里。这样既可祛除大盐里的油污,还能使里面的碘等物质蒸发掉。

6/ 过滤:养鱼重在养水,这话一点不假。建立一个良好的循环过滤系统就是模拟一个自然的水流状况,让微生物来消除水中的有害物质从而改善并保持水质。

经过晾晒水,闯缸和新鱼过水等步骤,鱼在缸中逐渐适应,水也会形成一个小的生态环境。但这个毕竟是人工的,比自然界差很远,而且随时会发生变化。缸体越大,水越多,鱼数量越少,缸里的模拟自然生态就保持得越长。尽量地将循环水流搞大一点,使缸里不留粪便和剩饵料,水自然就清亮。清亮的水保持得好,生态就建立起来了。

要在花钱买鱼时,考虑缸的大小,缸里鱼的数量。控制自己的购买欲望,缸里鱼的密度太大,影响水质,尤其是初养鱼的朋友,一定要少放鱼,等经验多了,再逐渐增加鱼的数量。缸里鱼的数量越多,饲养难度就越大。如何判断缸里鱼的密度是否合适?逐渐增加数量,在正常喂养和过滤的情况下,水保持很清,就是合适,反之就不要增加了。

每日投饵次数、数量,过滤器效率、换水的频率及比例,鱼的密度等都对水质有直接影响。但解决水爱混的问题,关键在于是过滤器是否合适。也就是说,鱼的密度大,投喂多的时候,就要有好的过滤系统(物理过滤)。关于物理和生化过滤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生化是在物理的基础上产生的,首先要保证物理过滤的有效,在此基础上,自然就会建立生化系统。只不过为了加速生化过滤的形成,人为地添加适合好氧菌生成的滤材,是为生化过滤创造更好的条件而已。所以,从困水时开始,过滤器应24小时开着。也就是说,放鱼进缸前,水应该是流动的,而且是流动了一段时间的。不管什么样的过滤器,马力不够,有了硝化菌也会因为水循环不充分而使其不能战胜混浊的东东。即:加速水流量才能把混浊的东西挡在滤材的外面,才能为硝化菌提供充分的条件,使其尽快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过滤器的马力一定要够大。应根据缸的大小决定过滤器的瓦数。要比鱼店介绍的大一号为好。如一米二的缸,鱼店会建义你用30瓦的。你就用36瓦左右的。过滤器好,就能保持水清。物理过滤达到一定程度,加上足够的滤材,自然就会产生硝化细菌,达到缸内小生态平衡,生化过滤目的也就达到了。有人依赖于购买硝化细菌,其实大自然中的水域有谁去给加硝化细菌呢?



http://farm.00-net.com/yz/sc/yu/9/2008-09-10/153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