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上横镇白对虾养殖状况调查

零零社区网友  2007-01-31  互联网

上横镇白对虾养殖状况调查   应斗门上横镇镇政府的邀请,笔者于2001年7月23—26日对该镇白对虾的养殖状况进行了调查。短短几天的走马观花,所见所闻并不全面,但基本上可以反映该镇白对虾的养殖现状。作为我省白对虾淡化养殖的一个缩影,该镇虾农的养虾经验教训也许能被白对虾养殖者借鉴。  一、总体情况 上横镇水产养殖面积3·2万亩,几乎全部以养虾为主,养虾是大多数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该镇从2000年开始养殖白对虾,到2001年养殖水面约1·6万亩,一般一年养3造,单造亩产在300—500公斤之间。今年第一造已基本收获完毕,第二造于6月中下旬陆续放苗,长势良好。总体来讲,该镇白对虾的养殖到目前为止还算是比较成功的。从几个村的调查情况来看,各村的养殖技术水平和产量存在较大差异,养殖习惯也有不同。  二、养殖现状  1、虾塘条件:上横镇的虾塘条件总体来说比较好,多数虾塘的面积为5—10亩,长方形,水源良好(西江下游),塘底淤泥不深(5—20厘米),有的村靠地下咸水(盐度19‰左右)作为水源,有的村直接购买海水,总体来说自然条件和虾塘条件比较适合养殖白对虾。  2、放养密度及规格:除少数养殖户放养0·8—1厘米以上的较大规格虾苗外,多数养殖户都是放养0·6厘米左右的小规格虾苗,放苗密度差别较大,从5万尾/亩—11万尾/亩都有,且多数人的放苗密度超过7万尾/亩,明显偏高。  3、养殖管理:  (1)清塘 坑口上的上横片和三沙片各村在每造虾放苗之前都会清底泥(洗塘),条件允许也都会晒塘,之后才毒塘进水,第一道预防工作做得比较好。但坑口下的粉裹片和横山片由于条件不允许(底泥无处排放),一般都省去了洗塘这一步骤。清塘药物以生石灰为主。  (2)肥水 部分养殖户在虾苗下塘前5—7天用无机肥或复合肥肥水,部分虾塘没有施基肥,而是直接清水下塘,笔者曾见到东滘村一养殖户,虾苗下塘已有4天,但塘水清彻见底,明显偏瘦,这对虾苗的早期生长不利。  (3)日常管理与防病 全镇各村的虾农基本上都能按照有关技术人员的指导,进行科学养殖管理,如定期使用强力碘、季铵盐和有益微生物;也会在饲料中拌入一些防病药物投喂,措施应该说基本都能到位。但水质管理存在较大问题,各村养殖期间的水色大有不同,过瘦、过肥的现象都有存在,当然也有部分虾塘水色比较正常。  4、投喂饲料:所有虾农都投喂全价配合饲料,饲料价格一般为6·5元/公斤,据虾农介绍,饲料系数有高有低,最低0·9,最高1·3。一般都能做到定点定时投喂,夜间投喂量大于白天。  5、养殖周期与收获:一般养殖60天开始上市,80天干塘完成一造养殖,也有部分虾农养殖120天干塘。上市规格以70—100尾/公斤为主。亩产300—500公斤不等,笔者了解到东滘村一养殖户7亩塘已虾2500公斤,虾农自己估计存塘至少还有1500公斤;亩产可达到570公斤/亩,是相当高产的一户。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笔者测了几个村塘水的酸碱度,结果普通偏酸,pH值基本上都在6·5,这与我省的总体情况相符。建议今后注意合理使用生石灰等来调节pH值,力争能使塘水呈弱碱性,这样更利于白对虾生长,减少疾病的暴发。  2、坑口下的各村由于无法洗塘清淤,养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隐患,今年全镇第一造发病比较严重的虾塘就在该区的东滘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尽量消除不利影响。(1)晒塘;(2)毒塘要彻底;(3)使用底质改良剂改善底泥。  3、水质管理存在隐患:不少虾农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调控水质是贯穿养殖全过程的根本问题,水质过瘦、过肥、水色失当的情况相当普遍,但没有人想过采取什么措施处理,见到笔者问得最多的是“什么药可以治病”,“下什么药可以保证我的虾不生病”,没有人问“我的塘水正不正常”之类的问题。看来多数虾农还缺少这方面的必要知识。  4、片面、盲目追求高产:多数养殖户在养殖管理和饲料投喂上十分相信科学,采取的措施也比较到位,但在追求高产与控制风险这一问题上,部分养殖户显然认识不足。一味求高产而多放苗,为了多放苗而又不增加种苗成本,只有降低虾苗规格,这里面存在的风险是很大的,一旦暴发疾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应在尽可能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追求高产,提倡投放大规格虾苗,密度应控制在5—6万尾/亩以下。  5、应加强科学知识的普及:做为一个养虾大镇,虾农的思想比较开放,对新技术新品种接受的快,也希望多了解一些养殖的科学知识。许多虾农对采取什么管理措施比较清楚,但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却一知半解,往往生搬硬套,而不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因此,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心中无底,许多虾农都说,除非今天出虾,否则晚上很难睡个安稳觉。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建议镇政府应多组织技术人员下去指导,让虾农懂得养殖全过程的基本知识,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有可能的话还应当定期邀请有关专家举办一些培训班,使广大虾农懂得更多的科学知识,真正做到明明白白养白虾。《南方农村报》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鱼类研究室 赵俊 刘琳 发布时间:2001-9-6 信息来源:《南方农村报》

http://farm.00-net.com/yz/sc/yu/9/2007-01-31/151970.html